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申书梅

  摘 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主要目标。高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而且能够以轻松快乐的心态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入门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有效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进行语文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就产生诸多问题,学习语文比较困难,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语文。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画面感还不强,难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画面,这就使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文章,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有效地理解文章,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对教学中一些学生难以想象的概念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生动地了解所学习的内容,以此来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强烈的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学生进行情境再现,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创设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扩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媒体将网络技术引入课堂,因此,可以将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带入课堂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实现对课堂的延伸,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具有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使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单一讲授中,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对营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在深入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可以长时间处于一种探索学习的状态,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相关的活动
  小学生比较好动,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要短一些,爱玩是学生的特点,因此,课堂不能过于沉闷,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特点,我认为相关的活动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游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能够让学生开心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号入座”“传口令”等游戏,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开展适当的竞争,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通过组织活动,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把游戏带入课堂中,适应了学生自身特点,使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效率。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持续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以适当的、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语文教学不断进行完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志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2).
  [2]郑春苗.点燃学生课堂兴趣的火花:浅谈如何激活课堂的点滴体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3]韩英.兴趣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J].小学教师,2010(2).
  编辑 王团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75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