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青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习活动;发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68-01
  听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带着学生进行反复观察,花费了不少时间,却始终无法发现数学规律,教师只得出示结论,草草收场。
  学生虽然对正方体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基础,但他们往往更关注单个小正方体涂色面的情况,并不能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其所经历的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流于形式。要使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了解并初步发现数学规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并实施教学,优化学习过程。
  1.为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应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试教结束后,教师反映课上没有时间完成操作实验,因此,在修改教学设计时,把探究正方体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或3份后的情况放在课前,并将实物涂色切分的过程用手机录像或拍照记录下来用作上课资源。
  第二次教学,让学生主动上台详细、清晰地介绍操作过程,特别是有的学生还能初步发现规律,即便有的学生自主探究不是很充分,在听取其他同学介绍后,也能明白。
  教师通过合宜的问题设置,让学生的主动、自主探究在先,学生便可以获得独立操作和探究的机会,且由于学习时间开放、研究内容开放、学习方式开放,学生浸润其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便能显现出来,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落到实处。
  2.为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
  数学教学往往需要学生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从而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结论,而应更多地让学生在尝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
  学生探究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这节课上可以在关键处安排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充分思考。
  讨论交流1:比较正方体每条棱被平均分成2份或3份后小正方体涂色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初步发现角块、棱块、中心块的情况)
  讨论交流2:观察填出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初步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讨论交流3:如果用n表示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的份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你能用式子分别表示出n和a、b的关系吗?(总结、归纳发现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经过三次讨论交流,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并加以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学会把找、数、算等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思考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生命活动的过程,要学会从引导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愿我们都能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以学生为主体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第二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31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