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凤凤

  摘 要:理论创新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在运用现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不足,然后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现有理论,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革新的科学。因而社会实践的动力、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键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力;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030-02
  在当今社会中,创新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品质,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经过奋斗所形成的共同思想的理论基础。不管何时何地何事,这个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是不可以变更和取代的。然而,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永久僵化的、永恒不变的,它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需要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问题就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这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革、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特定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视域来考虑,理论创新有三种类型:一是原创性的,在马克思发展史上提出的重大思想和理论观点;二是否定性的,即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曾经提出的个别已经不符合实际的观点进行修正;三是肯定性的,表现为对前人提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从而使原有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发挥新的价值和功能。所以不是任何新出现的理论、观点都是进行了理论变革和创新。只有那些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同时又正确地解决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并进一步指导实践,这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不可以变更的,我们必须坚持。而随着社会和实践的发展,我们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一些具体论述是错误的,但是它们已经与当前社会不相符了,因而不能用它来解决在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是变革和发展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具有同一性。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坚持。我们既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结合实践的发展并用它作为检验标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指导新的实践。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因为它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地理论创新,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探讨和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实践动力、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动力三个方面来叙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动力
  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中居于最根本的位置,是根本动力。社会实践之所以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及其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和有规律的活动。实践的发展和在其中获得的经验、认识,在人们的头脑中的长期积淀,然后形成各种思维模式。实践是理论认识的基础,它产生了理论认识的需要,并为理论认识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理论认识就产生了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理论的正确性来源于实践,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判断这种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人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理论认识的正确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变革和向前发展的。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后,他们继续参加工人运动,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考察和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得到扩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第二种是由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实践的发展实现的。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整个世界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
  其次,社会实践的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通过具体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些理论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稳定性,这样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上也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并对社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人类实践的发展,新问题会不断出现,从而就会产生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要求。如果这些新问题没有解决,社会实践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由于新问题的存在就会产生对此问题的新的认识和新的解决方法,这样就有可能与指导现实实践的既定理论、思想、观点发生矛盾,要求变革、发展这些理论、思想、观点。这种变革、发展的实现总体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社会实践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革和创新提供根据和条件。
  随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逐渐地暴露出来,同时解决新问题和新矛盾的现实条件也逐步具备,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变得具有可能性[2]。
  (二)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
  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就是它以实践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含义是: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按照世界的原来面目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它;既要看到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又要根据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含义是: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理论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科学,总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理论,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对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辩证的否定。恩格斯说:“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我的话,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名词才有存在的理由。”[4]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从自发的结合转化为一种自觉的适应过程,这种理论的自觉适应和结合构成了马克思发展的主体动力。
  (三)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动力之一是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各种错误思潮的产生之后,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斗争,这种激烈的斗争会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克宁主义、杜林主义等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果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例如:针对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和歪曲,恩格斯为批判杜林而写了《反杜林论》,深刻地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并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和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水平,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当时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所有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5]。列宁主义是在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逐步地完善了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也是在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的时候,也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革和创新。
  总之,社会实践的动力、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和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动力,它们可以单独也可以一起相互作用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变革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2(1):5-7.
  [2]储著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研究述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63-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智慧的明灯: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3.
  [5]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37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