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阳

  摘 要:分析了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的具体办法,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表达和音乐素养形成的起步时期,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今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应合理进行节奏教育,构建人文教育结构,提高音乐课程的内涵,教育学生在艺术表达中融入真情实感,正确抒发情感,提高音乐素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健全发展的学生。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学的基本要素就是节奏和旋律,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体现,具体指音乐中音的强弱以及长短。从广义的层次上来看,节奏包括了音乐中所有的要素,比如调试的转变、动机的发展、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张弛、曲式的结构等。不同的节奏运动也是音乐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在音乐世界中由于表达的情绪不同造成节奏变化的差异性。普遍的规律是抒情音乐的节奏相对比较缓和,欢快时候的节奏感比较强烈具体。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体会和领悟音乐的美好,在此基础上才能慢慢体会到各种构成要素的不同,节奏是其中最密切以及敏锐的因素之一,所以想要感受节奏必须通过节奏认识和感受音乐。针对小学生来说,节奏本身就是非常难以掌握的,老师应该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节奏的强化训练,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措施
  1.结合体态律动,在律动中感知节奏
  学生能够依据不同的旋律和节奏做出简单性、规律性的动作,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律动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好地融入自我情绪,及时准确地感受节奏。体态的律动规律不仅符合音乐自身的规律,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体态律动教学的时候,将音乐的节奏作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配合动作、舞蹈等各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来感悟音乐,进一步提升节奏感。比如,在学习《法国号》这首歌曲的时候,由于该曲目是一首民歌,整体采用的是问答模式,节奏比较规整,通过优美轻快的旋律体现出人们的感情,老师可以应用拍子进行导入,配合应用钢琴弹奏,在音乐的律动下,学生直接明显感受到其中的节奏规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这种节奏的规律,最后发现其总体反映出的“强弱弱”的节奏规律,逐步提升自身的修为。
  2.自制乐器,让学生领悟节奏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年龄水平也表明他们对于自然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创造力比较强,想象力非常丰富,这也意味着教学中的“乐器”可以无处不在。低年级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比较简单的打击乐器,掌握简单应用后对于节奏进行巩固学习。平时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日常生活的废旧物品制作具体的小乐器模型,例如在文具盒上安装皮筋,通过控制皮筋表达出不同的节奏;或是将沙子放置在易拉罐中,通过控制易拉罐模仿沙锤的声音。采用类似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加入到音乐教学中,还能够通过个性化的练习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提升音乐节奏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出教学的目的。
  3.将节奏教学贯穿于歌曲欣赏和游戏中
  由于小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有限,且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所以音乐节奏教学可以融入歌曲欣赏环节中。在欣赏的同时掌握曲目的节奏,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例如,在欣赏曲目《新疆之春》的时候,表达的关键部分老师可以采用跟拍的方式,通过反复拍打,让学生自我琢磨并且体会,最终掌握其中的歌曲节奏和规律,自我学会拍打的节奏,通过有目的性的训练培养节奏感。另外,最大化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节奏教学,比如学习民歌《买菜》的时候,由于其旋律比较特别,风格非常浓郁,老师按照一定的节奏让学生念唱蔬菜名字,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原有的节奏进行歌唱教学,采用这种手段,学生快速掌握音乐中的隐含节奏内容,课堂教学氛围整体更加和谐,师生之间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增强教学效果。
  4.音乐老师应重视理论实践合理结合
  音乐节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知识的传递过程,音乐是一种艺术灵感的构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内容,还要培养学生品味音乐的能力,提升音乐素养。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适当通过语言、工作、神态、表情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学中积极和学生互动,设定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发现节奏规律的美好,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上,基于学生的审美基础开展工作。
  总而言之,节奏作为音乐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适当补充课外音乐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学校方面改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全面提升我国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梁红,张平.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594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