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路宏 赵远

  十年前,我刚刚走上语文教学岗位,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很模糊。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一位前辈讲授的《背影》一课,他的课堂导入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从此使我的语文教学有了追求的方向。“如果说母爱是一湾港,那么父爱就是一座山;如果母爱是一把伞,那么父爱就是一棵树。父亲永远无言的隐蔽着自己的儿女,父爱永远无言的围绕在儿女身旁,就像今天我们读到这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我沉浸在这诗意的语言当中,心中不自觉地想:语文课堂就该是这样的。一堂课,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诠释着朱自清父亲伟大的爱,带领我们每一个听课的人感受着朱自清的拳拳赤子之心。从那一天开始我告诉自己,我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营造诗意栖居的语文课堂从此成为我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呢?
  一、营造诗意的氛围
  语文课包罗万象 ,生活中的所有色彩都在为语文课堂着色。语文课上我们可以欣赏美丽的图画,可以聆听优美的旋律,可以观赏雄伟的建筑,可以感受历史的苍茫,可以展望未来的美好。当生活的画卷在学生眼前一一铺展开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更好的进入到这幅画卷当中,营造诗意的氛围,走进作品,走进作品所呈现的意境。
  (一)音乐创设诗意的氛围
  音乐可以使人的心灵靠岸。当我们在讲授诗歌、散文或者游记等体裁的文章时,往往可以借助音乐使学生浮躁的心冷静下来,进而走入文学作品,走进诗意的境界。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写景散文、九年级下册一单元爱国和思乡诗歌和许多古代写景散文的时候都运用音乐作为营造课堂氛围的帮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选择音乐作为营造氛围的手段,必须以了解文章内容和音乐主题为前提。避免音乐与课文格格不入,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诵读
  朗读是语文的主要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要学习的一种重要技能。好的朗读可以把听课的人带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一般情况下,语文课文都有现成的朗读录音。但是我有一个原则,凡是自己能范读的文章,绝不用他人的脚本;凡是能当堂诵读的,绝不录制音频材料播放。也许我的诵读不能达到专家的高度,但课堂需要的是气氛,这种氛围只靠放放录音是不够的。当我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融入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明显地感觉到教室里鼓荡着几十个孩子膨胀的爱国热情;当我把醉心山水、自我陶醉的享受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时,我就能感受到学生对和谐、宁静、满足的渴望。
  (三)诗意的导语
  正如那位前辈的开场带给我的震撼,语文课的导语设计也可以将学生引入诗意的境界之中。“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屈原投江与楚同亡,苏武牧羊仍心系大汉,文天祥宁死不降蛮元。爱国从来就是中国人贲张的血脉。今天,我们仍将这种情感继承发扬。当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奥运赛场,我们那一个不是热泪盈眶?爱国的热情就在你的心底,今天就让我们把这种热情释放!”这是我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中设计的导语。因为有了这段导语,学生的爱国激情被点燃,使得最初被学生抵触的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二、进行诗意的讲解
  课文的分析常常使作品变得支离破碎而遭到大家的质疑。本来很美的一篇文章因为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而变得像失去了水分的花朵憔悴不堪。但语文课不能不分析文章,如何做到两全呢?我想如果能将分析的语言诗歌化,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讲解朱自清《春》中有这个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学生对这个句子进行了赏析之后,我是这样进行总结的:春天来了,土壤变得松软了许多,小草终于盼来了可以伸展腰身的日子。他使出全身的力气去顶头上的土砾,多厚的土层都不能阻挡他见到阳光的决心。一个“钻”字让我们感觉到,小草具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在讲解文章分析文章的时候注意教师的语言使用,使规范的,优美的,富有文采的语言在语文课堂中流淌,就像是潺潺溪水,润物无声。
  三、培养学生诗意的想象
  语文课绝对不枯燥,那是因为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这对翅膀就叫做想象。我常常会在课堂上说到这句话:“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这样一幅画面……”,于是学生们就随着我一起来到了不同的世界,也许是青山绿水间,也许是绵绵细雨时,或者在窗下烛光中与作者畅谈,或者在乡间小路上感受作者的思乡之苦。一幅幅画面就这样被我们构建出来,一个个诗意的境界就这样被我们想像着带到了课堂上。
  四、训练学生诗意的表达
  当学生要有所表达的时候,不妨对学生的表达加以引导。不要求学生有多高的水平,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比如在讲《秋词》前,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最初学生们回答的只是落叶啦、南归的大雁啦,霜露啦,这些单个的词语,缺少美感,更不用说富有诗意了。我追问学生,落叶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怎样落下的,落到了地上的树叶又是怎样的?这样一引导,学生的回答就连贯了起来。“叶子枯黄了,再也没有力气抓住枝干,一阵冷风吹来,它终于松开了手,离开了生长了一夏的枝干。它舞蹈着,这是它最后的舞蹈了,可是却那么短暂,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然后他躺倒在冰冷的土地上,和其他叶子混一起,再也辨不出谁是谁了。”
  诗意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50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