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听王君老师讲《老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忠娟

  杨绛的散文《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有老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还原式的解读,对语言的丰富内涵挖掘不深。而在全国名师课堂研讨会上王君老师讲解的《老王》,体现了真正的语文教学对文本语言的品与读,在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的对话中挖掘了文本深刻意蕴。
  一、揣摩词语,品出词句丰富内涵
  引导学生自主地品读欣赏课文,在品读感悟中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去想象,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有些关键词是文章的“眼”,有些关键词体现了文章的“情”,而有些甚至是文章的“魂”。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王君老师以词语的品味为抓手,带领学生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表达魅力。如王君老师让学生找老王的生存状态,抓关键词语品味,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趣。
  师: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语非常深刻地体现了老王的生存状态,是哪个词语呢?
  生1:我以为是“活命”,我们都是活着,而老王是保命,可以看出老王生存的艰难。
  生2:他只是为了有口饭吃,有个家住,有个温暖的地方生活,所以我觉得“活命”很是艰辛,听起来让人很心酸的感觉。
  师:苟且偷生?挣扎在生存线上?咱们今天就讲这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好好琢磨一下。然后好好读,读出声。
  这样反复读与品,一个狼狈不堪的老王形象便映入我们的脑海中。让学生感悟,读出“心酸”的味道,在读中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悟作者的真情,真正实现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
  王君老师这堂课重在语言的品味。先是读句子,抓重点词语,感受老王的形象,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领悟作者的丰富内涵,体会杨绛所要表达的,对于老王的复杂感情。
  二、配乐诵读,感悟文本深厚情感
  走进文本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读,尤其是朗读。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激起某些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想与音乐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难以理解老王生活的艰辛、落魄,难以理解那个年代的悲凉、无助。王君老师将原文改成诗歌的形式,配以缓慢、悲凉的音乐,学生的诵读情感瞬间被调动起来,很快便进入状态。
  王君老师还展示了自己写的诗歌形式的读后感,再次配着悲伤的曲调,让学生诵读。缓缓的音乐声配合下,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情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老王“活命”的状态以及杨绛的“愧怍”都一一呈现,可以说学生的心都为之震颤了!配乐诵读不仅可以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还能扩大读者和听者的想象空间。
  三、角色对话,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堂是一个师生的舞台,教师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也要是一个好的导演。王君老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解读,引导学生以老王的角色反复朗读人物的对白,在语言的品味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
  师:现在我要找一个学生和我对话,我是杨绛,你是老王,我们来对话,你要根据我的问话和原文的意思来回答我,明白吗?
  师:老王啊,你老伴怎么样?
  生:还老伴呢?我现在还是个老光棍。
  师:孩子还好吗?
  生:没老伴哪来的孩子。
  师:哎呦(拍头,故作忘记状)!我真是糊涂了,家里还有哪些亲人呀?
  学生潜在的表演欲望被教师调动起来,在诵读、比较、品悟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走进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老王的心理,学生一次次对“台词”揣摩,情景再现,感受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品味语言本身的韵味,感受课文的深刻意蕴。品味文章的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尤其是凸显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而习得语言的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孙忠娟,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68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