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爱民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而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85-00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手中握着“说”这把“金钥匙”,使“会说、敢说、爱说”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纵观当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本人多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释疑”诱说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难理解的或让学生充满疑惑的词句;或是课本上的课题等。此时,教师既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又要调动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主动地把观点说出来,亮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燕子专列》这一课,课题一出示,不用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问号,学生就纷纷举手,问:燕子专列是什么样的?怎么有燕子专列?燕子不是会飞吗?燕子为什么要坐专列呢?……学生提出问题时是思维活跃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我顺水推舟,把这些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发现。学生在读课文之后,很快又兴奋地举起手,他们互相讨论,互相补充,相互完善,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让学生有话说、大胆说、敢于说,在说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以“争辩”导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语言的信心。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讲的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在课外也容易收集到同类的材料,教学时,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
  如教学《风娃娃》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风的种类,风的作用,风的危害等等。继而引导学生辩论:风娃娃做那么多事之后,人们该不该责怪它?这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对风这一事物独到见解的最佳契机,同时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真是一举两得。
  三、以“表演”练说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擅长模仿,喜欢表演。以演课本剧的形式代替教师的教。如有个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改编前他特意强调:乌鸦非常聪明,能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大家动动脑,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办法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待会儿老师要请聪明的“乌鸦”上台表演。同学们兴趣盎然,一个个跃跃欲试。一位同学戴着乌鸦头饰,嘴里叼着一根空心草杆子,他把杆子插入瓶中,美美地吸了一口,还幽默地拍着肚子说:“好爽啊!”逼真且新颖的表演一下子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创作欲望。
  四、以“补白”引说
  引导学生“补白”,就是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打破思维定式,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激发学生创作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七颗钻石》一课,基于童话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讲完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扩展课文情节;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部分段落、词句进行补充想象,如小姑娘出门找水累了,倒在地上就睡着了,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小姑娘给狗喝水后,小狗会说些什么?从水罐里涌出了新鲜又清澈的水,大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七颗钻石飞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些空白正是学生展开想象训练说的好时机。一些文章为了体现主次分明,作者把次要的内容用省略号表示,如《黄山奇石》一课,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写到: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省略号把其它奇石的叫法省去了,这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还有哪些奇石呢?或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的写法,展开大胆的想象并说一说。有一个学生这样说:“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几块巨石组成了一只‘哮天犬’。它因触犯天条,被贬下界,等待着天帝的发落。它静静地蹲坐在地上,仰望着天上的月亮,好像在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天庭,见到主人杨戬啊!’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寥寥数语,道出了孩子们心中的那块奇石,并与古老的传说相结合,是那样充满情趣,富有想象。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的思维创新多元化吗?
  五、以“置换”促说
  阅读材料中处处可见进行换位思考的语境,抓住这些训练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对所读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同时使思维变得活跃灵敏,理解变得更全面深刻,语言表达变得更准确具体。
  如教学《争吵》一文,当读到克莱谛说“我在外面等着你”时,就可设计提问,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就是克莱谛,见了安利柯会怎么说,怎么做?假如你是安利柯,见到克莱谛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前文中人物已经表现出来的品质进行易位思考,想象符合人物个性特点的想法、说法和做法。这足以可见,学生自觉地将角色转换成了自我。与其说学生是克莱谛、安利柯的替身,不如说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写实。只有这样的说话,才能收到语言表达的良好效果。
  阅读教学中说的训练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爱说,促进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能真正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优秀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记住: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为学生铸就一把开启心灵的“金钥匙”,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归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908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