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看诸葛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弯弯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可谓妇孺皆知,众读者对书中人物――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我看来,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千古难得的聪明人,他一手缔造了蜀国,但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失街亭”是文人墨客常谈的话题,人们不免要对诸葛亮、马谡叹惜一番。街亭失守使蜀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损兵折将,甚是惨重。这是谁的过错呢?马谡的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固然是战败的直接原因,但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孔明。
  如此一位神机妙算、小心谨慎的军师,在街亭一战中犯下了三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首先,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诸葛亮素知马谡自命不凡,言过其实,而且在将令发给他后仍不放心,再三叮咛不要轻敌。既然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害之地呢?当时蜀军中还有赵云、魏延等一批并不比马谡差的将领,为何不派他们?这又使我想起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同样对他不放心,却偏偏让他去守荆州。诸葛亮虽重视人才,却常常用了“疑人”,从而酿成似乎是意料中的悲剧。
  其次,不该让马谡写军令状。马谡虽有骄傲自大这一致命缺点,但他还是一位“深通谋略”的英才,平日“才气过人,好论军事”,颇有独到见解,故受到诸葛亮重视。可以说,马谡是一位好参谋,而让他去守城夺地,则绝非良将。诸葛亮误用人之短,又轻易许他写下军令状,自认为这样一做就能稳操胜券,而没有从客观上分析成功的可能,没有设想后果――如果马谡失守必定要斩,蜀国就失去一个良将。
  其三,不该斩马谡。当时蜀国迫切需要人才,许多老将相继而去,后继乏人,况且正是需要用人之际。斩马谡是蜀国的损失!诸葛亮可以让他戴罪立功,降职受罚等,马谡或许由此吸取教训,变得慎重、老练。更何况马谡自缚请罪,又有蒋瑰劝阻,不要“戮智谋之臣”。但诸葛亮一意孤行,杀了马谡,正了军法,却失去一个“左臂右膀”之臣。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用人上一错再错,事前轻率决定,事后又过于求全责备,容不得他人失误,听不进别人劝告。可以说,失街亭是蜀国灭亡的前兆。
  诸葛亮事必躬亲,无论大小事务都由他一人决断,一人独揽了蜀国军政大权。蜀国由昌盛走向灭亡,由一个人才济济的强国变到举国上下找不出一个能代替诸葛亮之位的人,根本原因也在诸葛亮。第一,诸葛亮独揽大权,使蜀国命运系于一人之手,孔明在,蜀国在;孔明亡,蜀国亡。第二,诸葛亮事必躬亲,使一些贤能之士无用武之地,更无机会锻炼治国的能力。这就必然埋没大批人才,使得蜀国后继乏人。第三,诸葛亮越是事事躬亲就越是对其他人不放心,越是不放心就越不肯将大权交给别人,如此恶性循环,蜀国哪能不早亡呢?
  一部蜀国的兴亡史,使人感叹不已!兴在孔明,衰在孔明!而历代又有多少伟人重蹈覆辙。但愿这遗恨千古的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指导老师:朱碧玉 责任编辑:笑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2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