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花荣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能提供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步,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同步发展的目标。下面我就小组合作的开展方式及注意事项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合理分组。优势互补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临时划分小组及安排相应的职务和任务,大部分学生一时很难适应,就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合作小组最好提前划分完毕,让小组内的成员有一个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过程。
  要想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组建小组时就应该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考虑各组员的组织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等,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确保合作小组组成的合理和均衡,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有利于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分组后,组员的职责也要明确。在开展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确定小组每个成员所承担的任务、所扮演的角色,如小组长、检查员等,小组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最好是小组成员轮流尝试各个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互换,增进互动的成效。这样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
  
  在进行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准备不充分,活动的进展往往不顺利,反而浪费时间,达不到活动的目的。其侧重点如下:1。活动目的要明确。目的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活动有明确的限定,让学生知道该说什么、怎样说。组内成员的任务也要明确,以便活动顺利进行。2。活动安排要清楚。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每个人的职责分明,保证每一个人都有参与。较为复杂的活动或者任务,教师最好在黑板上写出步骤并加以说明,要让学生心中有数。3。训练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最后在班内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可鼓励学生共享材料并且对共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小组做出自己的贡献。4。可适当借助道具。如在黑板上写出关键的事件、人物等,可使学生思路清晰,表达且的明确。
  
  三、准确定位,融入集体
  
  学生的角色变了,教师的角色也要跟着变化,教师应由平时课堂上的主角变成一个协助者。此时教师的作用是监督,必要时给学生以帮助,使活动按要求进行。首先,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站在讲台上,而是要在各小组之间走动,观察学生是否有新问题提出。在时间上要控制好,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辩论,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见解得以发挥。其次,教师要在引导、控制之间掌握好标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而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表达的欲望,让他们在质疑中探索,在合作中进步。再次,对于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他们及其所在的小组良好的心理暗示和适度的语言提示,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本组树立自信心,将他们引上成功之路。
  
  四、及时总结。完美结束
  
  活动之后教师应对活动进行总结,展示活动成果,提供反馈信息,使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教师在活动之后要注意以下几点:1。展示成果。活动之后,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内容进行组际交流,每组请一名同学到另一组汇报所在小组的活动情况,以达到交换信息、互相学习的目的。另外,教师也可请部分小组学生进行展示,如对话、汇报组内情况等,必要时还可以接受同学提问。2。进行竞争。根据活动内容,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如快速抢答、观点辩论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3。适当纠正错误。活动期间教师一般情况下不纠错,但在活动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进行讲解,也可将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纠正,提高学生认知的准确性。但要注意纠错尽量不要涉及具体学生,不能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知道你是在帮恸他们解决问题。4。建立合理的活动评价方式。主要采取激励发展的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合理公正科学的评价制度,激励每一位组员。评价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组内成员自评与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意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9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