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茶园中的村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这个世界,易逝的事物很多,永恒的却很少,心甘情愿做一株茶的境界更是不易,它不仅需要一颗平静而激情饱满的心,更需要一种淡泊而又执著的精神。
  记不清哪个诗人说过,闻到茶香就想写诗,看到茶园就有写不完的诗。我是在茶园中长大的,茶园中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
  故乡叫凤庆,在滇西澜沧江畔,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诞生之地。故乡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茶园中央,吃的用的穿的全靠茶树上诞生出来的产品,茶的一颦一笑,时时牵动着故乡人的每一根神经,所有与茶有关的话题,都令故乡人激动。我从未见过,有人比故乡人对茶更痴情,更执著。
  在故乡人的字典里,“茶是摇钱树,买粮又买布。儿去上学娘采摘,上学生产两不误”,茶让故乡人受益最深,故乡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在故乡,有一株树龄为3750年的大茶树,树高9.06米,粗5.82米,是地球上最粗大的人工栽培型茶树,被称为世界茶王之母。每年人们都要去祭祀它,那不是迷信,而是对茶树的养育之情深深的感恩。这感恩,在故乡人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已融入他们的血脉。
  于是,由茶而形成的民风民俗紧紧缠绕着故乡人的一生,牵引着他们的悲喜。茶民们以茶入药,以茶入食,以茶入饮,以茶为礼――茶成就了他们的全部。
  故乡人对茶有一种亘古不变的膜拜,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愚忠”,是对茶的迷信。可正是这些看似肤浅的表象,却透出故乡人纯真的内心世界,构成了故乡人独特的茶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故乡的茶园愈加茁壮,茶园中的村庄也不断延伸,可故乡从未出现过砍掉茶树种粮食的现象,故乡的茶园和村庄,一直相处得和谐。村庄和村庄之间在地域上有界限,却没有鸿沟,茶园与茶园之间虽然也有四制,却没有明显的界线,谁家多摘了几棵,谁家多采了几株,故乡人从来不斤斤计较,一个被茶熏陶过的故乡人,他的胸襟是宽广的。
  茶的祥和熔铸成了故乡人淡泊的个性,他们不骄不躁,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似乎都与他们无关。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一样,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茶园丰收了,他们获得的又重新投到茶园上,不断丰厚着故乡茶文化。
  在故乡人的生活里,茶与人的关系是紧紧交融在一起的。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的情景,不难看出故乡人与茶悠悠相融的境界,因此故乡人十分懂得“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厚福只在茗碗炉烟”的真正内涵。于是做客茶园中村庄的人谁都可以感受到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的极致境界。在故乡,走进苗岭,你可以喝上先苦后甜的两道茶,走进彝家,你可以尝到性味甘醇的罐罐茶,走进傈僳山寨,你可以喝上野味十足的石板茶,到了白族人家自然是喝三道茶,走进一个汉族人家,你也可以喝上清香四溢的百抖茶。“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这是对故乡人待客之道的真实写照,客人来了,一盏好茶就是欢迎客人的最高礼节,逢年过节,就“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那种纯粹的田园式的生活,那种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活,造就了故乡人“老爱壶天闲日月,时亲茶道契神仙”的精神境界。
  故乡人生在茶园中,长在茶树下,茶对他们而言具有碑的意义。可故乡人从未把靠山吃山当作经典,他们知道,对茶的索取总是有一个度的,人的心若是被欲望填满,失去的肯定要比得到的更多。
  在这个世界,易逝的事物很多,永恒的却很少,心甘情愿做一株茶的境界更是不易,它不仅需要一颗平静而激情饱满的心,更需要一种淡泊而又执著的精神。假如所有人都能“赏心悦目诗书画,煮茶品茗色味香”,这世间自然会“绿染碧水情宜冽,花香满径味更圆”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4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