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华

  摘要: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深刻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就创造性思维的这些特征,我利用作文教学,畅想学生写作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作文达到了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同时全面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品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个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 弘扬 培养
  
  写作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一个创造性过程。写文章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创造性。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不仅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有一个比喻:“思维像树木的蓓蕾一样会长叶、开花、结果,并在明年又会从每一个蓓蕾里长出新枝,长出叶、花、果。”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深刻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根据创造性思维的这些特征,我利用作文教学,畅想学生写作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作文达到了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同时全面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品质,收到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借助学过的课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古人主张,写文章:“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甚至有人提出写文章有“三忌”:忌庸、忌陋、忌袭。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如果文章的立意平庸,见解浅陋,甚至抄袭他人,那是不可取的。
  有个作家曾说过:“要不断追求新的东西,写一些应该写而别人不曾去写的题材、典型;别人不去的地方我去,前人未开垦的处女地我去开垦。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兴旺发达,新颖多样。”这就是说,写文章必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不能千人一面。同样的题目,力求写出新意,主题构思和写法都要高出一筹。
  (一)立意要新
  文章要有新的见解、新的观点,论述问题要有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人人都懂的道理,个个都明白的观点,不要作为文章的立意,要求学生寻求未知的知识,提出自己特殊的见解,发挥自己独有的才能。为此,在作文训练中,根据学过的课文,运用迁移的原理,让学生进行了开阔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力。如: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后,我就让学生去写“雪”,结果,大多数学生千篇一律,毫无创新。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写雪的课文让他们读,又组织他们观看了有关“雪”的录像。通过迁移,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很快写出了新颖别致的作文。
  (二)角度要新
  有的文章主题并不新鲜,但反映主题的角度却是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因为同一事物,观察角度不同,印象看法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构思时,思维要向多方面推进,上下左右、古今中外,全方位扫描,从而找到最佳视角,确定最新立意。如: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人》时,同学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写了敬佩的原因。(学习方面、勤奋刻苦方面、思想品质方面……)一般情况,我们都敬佩学习等方面表现好的。而我班的张晓华同学却与众不同,他敬佩我班里学习和纪律倒数第一的学困生,令大家迷惑不解,他有什么可敬佩的呢?原来小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敬佩的是那位同学的那种尊老敬老的美好品质。
  (三)材料要新
  有些文章,立意和角度都没有多大新意,但表现主题的材料是新的,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作文时,如果选用别人用滥了的,家喻户晓的材料,往往会使文章平庸、缺乏新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和多看电视,也就是说要博览群书。因为报纸杂志和电视的消息最灵、信息最多、材料也最新。报刊书籍又是材料储存的
  仓库,经常读书、看报、看电视能获得新鲜材料。诗云: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运用点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独自批改作文的课型,是我们长期沿用的基本课型,这一模式的弱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我在作文批改中,运用科学性、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从教学结构方面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结构上,“点改法”一改传统的“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以教师为主的一条龙模式,二是采取“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学生讨论评议――学生分组合作点评――教师小结”的以学生为主的“自治”一条线的模式。这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拓探究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