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言文断句要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童洪星

  断句在古代被称为“句读(音dòu)”。实际上,我国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开始使用标点,“五四运动”以前的所有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文的标点全是后人加上去的。因此,“句读”一直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不仅牵涉到语段标点的问题,更是理解文意的前提。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首次出现了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也出现了断句题。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较大,同学们在解答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结合典型考题分析同学们的主要失误,并探讨答题的技巧。
  
  一、 断句题失误谈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5题第(2)小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答案】
  夫明六经之指 / 涉百家之书 / 纵不能增益德行 / 敦厉风俗 / 犹为一艺 / 得以自资 / 父兄不可常依 / 乡国不可常保 / 一旦流离 / 无人庇荫 / 当自求诸身耳
  正确解答断句题的关键是理解其基本意思。本题中的文段讲的是读“六经”和“百家之书”对自身的好处。其语言特点是整句的运用,句中的“明六经之指”和“涉百家之书”对举,“增益德行”和“敦厉风俗”对举,“父兄不可常依”和“乡国不可常保”对举。从语感角度看,开头的“夫”引发议论,“纵不能”与“犹为”照应,“一旦”与“当”照应。
  答题时,同学们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失误:
  1. 误把语意停顿当标点停顿。
  文言文断句指的是标点停顿而不是语意停顿。许多同学在开头的“夫”和“纵不能”后面加了斜线:“夫 / 明六经之指 / 涉百家之书 / 纵不能 / 增益德行 / 敦厉风俗……”在平时的诵读中,这两个地方确实都应作短暂的停顿,但这只是语意停顿而不是标点停顿。做题时应当区分清楚这一点。
  2. 没有读懂基本意思导致误断。
  此类错误主要集中在本题的后半部分。比如有的同学这样断句:“……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 / 不可常依乡国 / 不可常保一旦 / 流离无人庇荫 / 当自求诸身耳”。这里的关键错误是“得以自资父兄”,其他错误皆由此引发。“自资父兄”从结构上讲是混乱的。“自资”是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资自”,“资父兄”则是正常语序,从语法结构看,“资自及父兄”才合理,但这样显然与后文的“自求诸身”相矛盾。因此,同学们只有在答题前读懂语段的基本意思,才能够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
  
  二、 断句题解答技巧
  
  从根本上讲,扎实的古文基础是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同学们平时要大量诵读经典古文,培养自己的语感。古文功底深厚了,断句自然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也有助于提高答题能力。
  1. 断句前先通览全文,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
  有的同学喜欢读一句断一句,不能从语段的整体意思出发去解题,这不是明智的方式。只有在语段的基本意思的指引下解析语段,才能做到纲举目张,避免出现“得以自资父兄”之类的根本性错误。
  2. 充分利用整句的特点断句。
  古人写文章喜欢用整句,或对偶,或排比,或顶真,前后照应,句式整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命题人也喜欢选用这种形式的语段作为命题材料。比如2006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高考模拟卷第11题的答案:
  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 / 应之以治则吉 / 应之以乱则凶 / 强本而节用 / 则天不能贫 / 养备而动时 / 则天不能病 / 循道而不贰 / 则天不能祸 / 受时与治世同 / 而殃祸与治世异 / 不可以怨天 / 其道然也
  (选自《荀子》)
  3. 根据虚词的位置断句。
  一般来说,同学们在答题时应注意虚词的以下几种情况:
  “夫、若夫、且夫、盖、故(是故)、是以、然则、向使、顷之、既而、寻、旋、无(亡)何、未几、已而、俄而”等常在句首;
  “也、矣、与(欤)、邪(耶)、焉、哉、乎、耳”等常置句尾;
  “以、而、于、则”等常在句中;
  “曰、云”等叙述人物对话的虚词常常要与其后的句子断开;
  “嗟夫、呜呼”等叹词,独立成句,前后都应断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常常有句末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比如:“不识此语诚然乎哉”中的“乎哉”是句末两个语气词连用,“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是句末三个语气词连用。此类虚词还有“也与(欤)”“也哉”“已乎”“矣乎”“而已矣”等。
  4.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
  “……之谓也”肯定在句末,如“夫子之谓也”;
  “此之谓……”肯定放在句首,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孰与……”前后肯定都紧跟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虽然”后面肯定断,如“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然而”后面肯定不断,如“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关于常见的文言文固定结构,笔者有专文整理,见本刊2007年第1期。)
  5. 熟悉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专有名词(如官名、人名、教育术语、官务术语等)有利于断句。
  官名如:起居郎、洗马、起居注、二千石、殿中侍御史、左拾遗、太子少保等。
  人名如:靖节先生(陶渊明)、范文正公(范仲淹)、柳子厚(柳宗元)、欧阳永叔(欧阳修)、杜子美(杜甫)、易安居士(李清照)、王临川(王安石)等。
  教育术语如: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第、乡学、祭酒、诸生等。
  官务术语如:下车(到任)、视事(任职)、行部(巡视所辖之地)、洗沐(例行的公假)、乞骸骨(告老还乡)等。
  
  三、 练习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1. 卫 鞅 亡 魏 入 秦 孝 公 以 为 相 封 之 于 商 号 曰 商 君 商 君 治 秦 法 令 至 行 公 平 无 私 罚 不 讳 强 大 赏 不 私 亲 近 法 及 太 子 黥 劓 其 傅 期 年 之 后 道 不 拾 遗 民 不 妄 取 兵 革 大 强 诸 侯 畏 惧 然 刻 深 寡 恩 特 以 强 服 之 耳
  (选自《战国策》)
  2. 曾 子 衣 敝 衣 以 耕 鲁 君 使 人 往 致 邑 焉 曰 请 以 此 修 衣 曾 子 不 受 反 复 往 又 不 受 使 者 曰 先 生 非 求 于 人 人 则 献 之 奚 为 不 受 曾 子 曰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 骄 人 纵 君 有 赐 不 我 骄 也 我 能 勿 畏 乎 终 不 受
  (选自《说苑》)
  3. 实 遇 侍 御 史 王 播 于 道 故 事 尹 与 御 史 相 遇 尹 下 道 避 实 不 肯 避 道 骑 如 故 播 诘 让 道 骑 者 实 怒 遂 奏 播 为 三 原 令 廷 诟 之
  (选自《韩愈文选》)
  [注]文中的“实”指李实,官京兆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4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