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庆培

  一、考点内涵阐述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流露。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社会科学类文章往往如此;有时则比较含蓄、隐晦,一些取譬设喻、托物言志的散文;有时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比较直接、明显、集中的,直接摘取即可;比较含蓄、隐晦、分散的,则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甚至要揣摩隐含于字里行间的作者感情,进行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来分析概括。另外,有的题目虽然不是要求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但作答时也涉及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比如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解答此题时,必须弄清楚作者在“肯定农夫的选择,肯定一种生活和人生”。
  
  二、相关知识梳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一般要遵循三个步骤。
  (一)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1. 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即抓关键句和中心句。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调。记叙描写类文章中,有些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比较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议论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或论据前后的总括性语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2. 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内容、抒发感情,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 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两种方法:
  (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
  (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能明白作者的真正观点。
  4. 借助于材料的背景知识,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如: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有关注释等;尤其是现代作品的末尾往往有写作时间交待,切不可忽视,比如《荷塘月色》文末的“1927年”,《故都的秋》的“1934年8月”等。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方法
  1. 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 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的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 综合归纳,即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抽象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经过提炼,把几个要点进行整合。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常见的切入点
  1. 抓要点(关键)句。这些语句,议论文常在开头(即论点),散文常在文末(所谓卒章显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过渡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抓议论抒情句。记叙性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段),往往是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如《内蒙访古》:“秋天的阴山……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画线部分是描写之后的抒情和议论,结合课文不难体会到,作者表达了对历史上民族间关系紧张和民族战争的深深遗憾之情,以及要珍惜民族间感情、团结和睦的观点。
  3. 从反证和烘托中体会。有时作者为了把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表现得更鲜明,往往用一个方面的情况去跟另一个方面进行对照。比如,议论文中,常用对比论证使正面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记叙文中常用侧面的陪衬、烘托来加强正面人、事、物的表现。比如,《故都的秋》中写了北国之秋的特点后紧接着写:江南的秋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多风少雨。目的正是突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说明文中也有比较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从反面论证的文字或起侧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认识体会作者的正面态度与观点。
  4. 从遣词造句中体会。文章不是无情物,行文中一定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比如词语的色彩,褒义词或贬义词的使用往往表现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5. 从描写的形象中体会。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或景物的描写往往蕴涵着作者的褒贬感情。如前面提到的对秋天阴山景色的描写,就包含作者的赞美之情。又如《祝福》中写柳妈“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盯住她的眼”,从中也不难体会出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情。再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卧室的描写: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他的厌恶、讽刺。
  三、解题方法例析
  例1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7题(选文的前面、中间部分均有省略)
  绵绵土
  牛汉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问: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析]以上文段的节选正是从回忆开始。“‘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等议论抒情句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绵绵土以及与之相关的古老习俗的无限深情和怀念。而“细细的闪光的沙”“极细柔的沙土”等则是将作者的爱蕴涵在描写之中。“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看似在写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热爱,但如果联系文章主旨就很容易体会到是写对故乡的热爱。再结合文末的抒情句“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我们就不难得出下列答案:(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例2 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16题(选文的前面、中间部分均有省略)
  
  一幅烟雨牛鹭图
  汤世杰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荫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了,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以淑女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
  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在远处躲雨的农人一直没有入画,但我相信他一直在场。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有关,他才是那个场景真正的主角。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惟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神,凝视,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那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洇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问: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解析]画线的句子显然并不包含作者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要概括“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必须借助“他山之石”。首先,统观全文,作者描写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再现的是一种恬静、美丽的乡村田园风景。由此可知,作者对这种生活是热爱的。其次,从有限的议论抒情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份热爱,如“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惟一财富?”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赞美这“古老的农耕”?从下面的描写句中不难看出原因:“我忘情地凝神,凝视,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原来是这种文明“终将消失”,于是作者才如此深情赞美,并带着深深的眷念和满腹的惆怅。那么答案就出来了: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
  其实,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表达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把握了它,此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编辑 文 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5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