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家庭教育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家长开启孩子心灵和智慧的钥匙。许许多多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事例证明下面的教育方法的可行性。
  1.激励的方法。以激励的方法褒奖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奖励是让孩子坚持正确的行为和习惯的最佳途径。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可是一些家长习惯于给孩子找缺点而不是找优点,家长不能吝啬对孩子的表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考量孩子,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毫不犹豫地予以褒奖,并且尽量采取当众表扬的形式或尽可能向亲朋好友通报来扩大表扬范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强化表扬的效果。表扬不能简单化,表扬时要对孩子讲明受表扬的理由,冷静的帮助孩子分析出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表扬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赏为辅,切忌让孩子形成一表扬就要物质奖励的不良习惯。孩子难免会出错,给孩子指正时可以采取以下类似方式:
  “你把某方面加以改进你会更出色”。
  “我相信你会改进某方面的问题从而做得更好”。
  2.言传身教的方法。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子女模仿的对象,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和感染力量。因此,家长应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习生活都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曾有一名电工在山区电路改造中不幸失去右臂和双下肢,妻子抛弃俩年幼的孩子离他而去,他凭借坚强的毅力不仅做到了生活自理,还开办了“志坚图书馆”丰富了山民的文化生活。在他的影响下,俩孩子自强不息,在社会的帮助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一个还获得博士学位。父母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道德行为操守往往是孩子德性的风向标。设想一下,父母如果违法乱纪能教育孩子要品行端正吗?父母如果整天沉湎于麻将和游戏从不拿书本能教育孩子勤奋好学吗?父母如果不能孝敬自己的长辈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老爱幼吗?“上梁不正下梁歪”形象地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道理。
  3.平等性交流的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与孩子展开平等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家庭民主和谐氛围。父母勇于在孩子面前说“请”.“谢谢”,不用命令式口气和侮辱性字眼。譬如类似下面的一些话不宜说:
  “我怎么生下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
  “去去,小孩子懂什么,到一边去”。
  “你为什么不能像某某某一样••••••”
  “奶奶求你了,我的小祖宗”等。
  4.习惯养成的方法。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重点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上重点要培养独立思考.单独作业和勤于预习.精于预习.善于检查等习惯。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逐步养成独立检查和及时改错的习惯。在网络电子时代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不要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价值与功能,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明白网络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习惯上,重点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强和规律化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和按时就餐的生活规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适当安排孩子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时间,如带孩子假日旅游.郊游.跑步等。
  5.童化的方法。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世界,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象引导孩子认识世界,这一方法对低龄儿童非常实用。三岁的儿子用小刀在光洁的桌面上乱画,父亲发现后没有训斥他,而是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儿子好奇的问:“爸爸,你听什么?”
  “我听见桌子在哭,他说你用刀子把他的脸划伤了。”
  儿子从此再也不用刀子乱刻乱划了。
  6.挫折教育方法。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吃过苦受过挫折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强,能坦然面对今后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温室教育”培养的孩子难以承受挫折和困难易走极端。现在的生活水准提高了,我们可以用开放的环境训练交往能力,教会孩子待人处事的方法,要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明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都不一样,不能事事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做到宽容待人,尊重他人。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交往矛盾不可避免,学会克制容忍和理解原谅,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矛盾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在困境中树立信心,学会通过努力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在历练中成长。
  7.一致性方法。父母应针对孩子具体情况制定出家教的原则方法和努力方向,在教育孩子的立场观点上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一方给孩子吃“补药”,同时另一方给孩子服“泻药”,那样做对孩子的教育不利。
  8.寓教于乐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玩物并非一定会丧志,加以引导会益智增志,关键做到玩有所学,学有所乐。
  
  来稿日期:2010-1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