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曲一歌

  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政治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由于高校外部环境及自身内部环境的变化,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导致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工作难度加大。: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因素、政治与社会因素、制度因素与环境因素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分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 安全稳定工作; 因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133-04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高校切实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总体上保持持续稳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加之高校自身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限制,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只有不断地全面、深入挖掘并剖析影响因素,才能进一步做好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鉴于此我们文对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目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改进有所启示。
   一、人员因素
   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员因素。人员因素影响可以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人员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工作对象泛指师生员工,但主要是指学生,工作人员则主要是指从事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线教育者和安全保卫人员。
   1.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因素
   (1)学生结构的多层次化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生层次多元化现象较为普遍,越来越多的高校包含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高等教育生等多种层次的学生。[1]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觉悟、成长环境、认识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深入、生活费用的提高、大学的扩招以及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各高校不可回避的严重问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尤其是特别困难的学生,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有的通过打工挣钱,有的努力争取奖学金,他们时时处在工学矛盾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一些贫困生自尊心强、期望值高、缺乏自信、承受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孤独、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自觉寒酸,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加之有时他们在同学中和社会上可能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容易出现人格与心理健康的负面改变,产生自卑、抑郁、冷漠和嫉妒心理,极易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态,一旦就业无门,发泄不满情绪,极易产生极端行为,从而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产生了影响。
   (3)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和高考,有的学生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又面临着环境、学习、人际关系等一系列新的适应问题。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则易发展为精神疾病,产生偷盗、破坏公物、打架、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部分大学生追求快乐,满足虚荣,攀比高消费,穿名牌,视享乐为第一需求,直至荒废了学业。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要高于一般的社会青年,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调查显示,在大学期间“经常感觉压力很大或较大”的学生占45.9%,接近调查总数的一半。[2]如果这种现象不及时得到疏导,部分学生则会出现心理障碍、精神失常甚至是自杀、他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平时开展安全稳定工作时就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心理特点、思想观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要通过与学校相关学生工作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和勤工助学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摆脱由经济困境而带来的心理阴影;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克服心理疾病。同时,要定期邀请有关心理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
   2.队伍建设的因素
   首先是辅导员队伍数量相对不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面对和接触大学生的思想、学习、日常生活。在维护与大学生有关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方面,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整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2]根据《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各高校应按照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然而,当前能够达到这一指标的省份屈指可数,以黑龙江省为例,省内高校在校学生约有140多万,而专职辅导员才1800多人,与《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差距巨大。[2]师生比的严重不足,导致辅导员往往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安全稳定的相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其次是安全保卫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高校校门是高校与外界联系的主要窗口,是一所高校的门面,保卫工作者则是高校校门最直接的管理者,高校校门在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保安工作密切相关。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者基本上由转业军人、退役士兵、原武装部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极少数是专业对口的高校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由每天进入高校的人员众多,包括学生、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外来办事人员、学生家长等等,这些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参差不齐,保安要求进入校门人员出示有效证件或登记时,总有少数人或车辆不配合保安的工作,甚至与保安发生口角,双方如果都不退让,矛盾就会升级,这一现象在高校门卫管理中比较普遍。[3]
   再次是部分专业教师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相对不足。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自己的全部职责只是教书,安全教育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轻视、漠视、忽视。同时,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些不负责任的观念和想法,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与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平时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加强人员配备,高校人事部门在努力增加辅导员教师岗位数量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要和招生部门以及各教学部门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合理的招生招聘规划,协调师生比例,解决高校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严把安保员工招聘准入关,提高安保员工素质,通过对安保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体能训练提高安保工作水平。对入校人员、车辆的检查和登记工作,采取更为灵活、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利用针孔摄像等高科技手段对可疑人员进行隐形监控、定点监控,确保校园安全。最后,要注意提高专业课老师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由院系向专业教师分配任务分别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问题,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

   二、社会因素
   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外各种政治问题、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加之越来越多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政治与社会因素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内外敌对势力害怕看到我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往往打着自由、民主、人权、交流的幌子,进行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非法活动。而“高校”一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意识渗透与破坏活动的重点目标和主要场所。近年来,“法轮功”等非法邪教组织利用电台广播、邮寄信件书刊与光盘、张贴和散发传单小报或利用网络进行蛊惑宣传,或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煽动闹事,企图破坏高校的安全稳定。[4]宗教在大学校园有蔓延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师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另外,民族分裂势力也十分猖獗,“台独”、“藏独”等势力活动也从未停止。
   针对这一问题,要注意用科学的理论学说和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使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支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克服境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对于学生增强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法来分析、处理问题,他们才能对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一定要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增强其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分析能力,克服思想上的困惑和对社会现实的质疑,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打造一个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2.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建设的完善,网络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是“阅览新闻”、“查阅学习资料”、“聊天娱乐”、“观看小说和影视作品”和“玩网络游戏”。[5]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捷和舒适的同时,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绝大多数学生反映自己在浏览网页时受到过垃圾广告、色情网站等不良信息的干扰;对于少数人散发谣言、挑拨煽动制造事端、诈骗财物等不法行为,53%的学生表示这些不良诱导对自己的影响较大。[6]可见,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不可控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创造网络文化的健康环境。围绕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增强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通过成立校园网络监察队等组织,加强网络监管工作,尤其要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其次,要通过举办网络文明讲座等形式,教授学生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在网络聊天时,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下载传播反动及煽动性信息等,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干净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3.严峻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自身期望值过高,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求职就业越来越难,使毕业生心浮气燥,容易就某些小事起哄、发泄情绪,从而形成事端。[7]另外,各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公平现象,部分学生会心理不平衡、不服气,日积月累后稍有触动,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就业难”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一大隐患。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从学校安全稳定的角度来考虑,学校要针对学生就业难这一现实,制定必要的防控措施与调节机制。除了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之外,还要对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动态进行监控,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通过一对一辅导,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缓解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三、法规、制度因素分析
   1.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由于我国法制建设时间较短,法治化程度还不完善,反映在校园安全问题上就是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处于相对缺位的状况,校园安全方面的很多问题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2002年8月21日,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纠纷提供了指导,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目前该《办法》只是教育部的一部行政规章,层次还不够高。另外,目前关于校园安全的政策法规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难以发挥其整体效能,并且不能涵盖校园安全的方方面面,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鉴于此,推进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立法、促进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法制化是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加强立法工作的推进步伐,尽快制定专门的有关高校安全的法律法规,提高相关法规的系统性、针对性,做到高校安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营造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学校的管理要以法律为依据,以法治校、以法管校。事故纠纷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进而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2.制度体系不完善
   任何一项系统工作都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它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着工作的最终成效。高校的规章制度就整体而言是广大师生员工参政议政、民主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就教师而言是对其教学与科研的有序要求;就学生而言是校规校纪和公正、公平的奖惩制度;就员工而言则是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无不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因此,制定完善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是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建立监督与考评制度。这是“预防”阶段的工作制度。监督、检查、指导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首要环节。只有明确了工作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另外,制定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解决好考评谁、谁考评、考评什么、怎么考评四个问题。对推进安全稳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建立应急处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这是问题出现后“处理”阶段的工作制度。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必须做好组织、队伍、物资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和自身职责,依据制度要求落实责任主体,从而更好的为实现高校安全稳定服务。
   四、环境因素分析
   1.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如近几年的南方洪水、北方雪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等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8]高校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必然也会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影响,校园内的自然灾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首要不可控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在物资、人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学校灾害应急应对工作提供必要保障,除了按照安全标准进行校园硬件建设外,还需在制定年度财务计划时对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做好经费保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使广大师生在面对突发灾害时能够应对合理、组织有序。
   2.消防、餐饮、交通等校内的基础环境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原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扩招后大大增加的学生、教师以及员工的需要,基本生活服务设施陈旧且疏于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不能达到要求,很容易使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例如防火安全问题、偷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使之跟上学校招生工作发展步伐,同时,要不断提高基础服务管理水平,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降低来自这一方面的安全压力与隐患。
   3.校园周边的复杂环境
   高等学校大多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区,校园及周边存在大量出租房屋,一些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常引发治安问题成为侵害对象,外边流动人口大量进入校园,其中不乏不法分子,他们伺机作案,对校园秩序构成危害;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猛增,很多人都盯住了校园这个市场带来的商机。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大量不择手段、违规违法经营夹杂其间,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制力差,引诱学生不良消费和堕落消费;由于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在外居住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致使大量学生在外租房,男女同居、混居。管理混乱,学生酗酒、斗殴、持刀伤害或从事盗窃等时有发生,既影响了社会治安,又易使自身受到伤害。高校周边已成为治安问题的衍生地,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后勤、保卫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同时,还需要学校所在社区行政、公安等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和监控防范体系,严格控制校外人员随意进出校园,扰乱校园治安。同时加强学生的住宿管理,对在外居住的学生采取定期签到、导员负责制度,尽力劝说其回校居住。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稳定的因素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日益复杂的校园安全形势正成为目前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社会动荡不安的一大隐患,所以,校园安全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之大计。
  参考文献
  [1] 董小刚等.多层次学生结构下高校安全稳定教育探析[J].科教纵横,2009(7):178.
  [2] 董建党,孙卓辉.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辅导员作用发挥[J].科技信息,2010(1):492.
  [3] 余宏明.美国高校安全管理及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8):48.
  [4] 胡 晓,潘申洲.新时期构建高校维稳机制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168.
  [5][6] 孙立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现状调查报告――以黑龙江省为例[C]. 哈尔滨:2011.
  [7] 蒋冀骋.影响高校稳定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1):54-55.
  [8] 熊 敏.浅析高校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7):169.
   [责任编辑:庞 达]
  
  收稿日期:2011-05-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新时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规律研究”(09JDSZ2040)
  作者简介:曲一歌(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团委干事,硕士研究生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