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莫让“仪式”成为“形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大学举行期末考试,要求考生回答国歌的词曲作者并默写出歌词。结果五花八门,完全答对的不到10%。看到这则消息,可笑之余更觉可悲。细细回想原因,眼前不由浮现发生在学校里的另外一幅画面:唱国歌时很多学生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升国旗时学生目光游离、注意力分散、注目礼不规范。很多时候,庄严“仪式”成了走场般的“形式”。如何使“仪式”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田?对此,我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国旗和国歌
  
  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孩子们了解国歌的诞生过程和国旗的意义所在是成就“仪式”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学生生活在“蜜罐子”里,很少有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旗和国歌的内涵。所以,音乐课堂上我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朗读歌词人手:高声朗读,细细品味,逐句分析,让学生了解国歌给当时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以及人民音乐家聂耳与词作家田汉的故事。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加上国歌诞生和“开国大典”等故事以及相关的资料图片展示,使学生接受的爱国教育“润物细无声”。当孩子们了解了国歌和国旗代表民族精神时,才能真正地仰望国旗,唱响国歌。
  
  让孩子们唱响国歌、行好“注目礼”
  
  唱好国歌、行好“注目礼”是成就“仪式”关键。具体来说,唱好国歌,必须从情感、节奏、音准等方面准确地表达:首先唱好国歌声不在高,在于坚定有力的“内劲”;其次帮助学生解决国歌歌唱中节奏、力度的重点和难点;再次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歌唱。解决了以上歌曲的重点和难点,才能较好地唱响国歌。行好“注目礼”,除了让学生注意两手的摆放姿势以及右手手势的高度和角度等外,更要注意升旗时目光集中和表情肃穆,“手到、眼到、心到”,才能让“注目礼”规范和神圣。
  
  用多种方式方法去激励学生成就“仪式”
  
  对于每天都要举行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孩子的心理也会“审美疲劳”,因此,教师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励学生唱好国歌,行好“注目礼”。如在班上可以评选升国旗的“每周一星”“我是国旗小卫士”“小小歌唱家”等,也可以采取小组竞争――“流动红旗归我组”等做法。通过推陈出新、不断变化的鼓励方法,激发孩子成就“仪式”。
  
  教师“带好头”,给学生示范和引领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升国旗时,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表现。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在学生队伍前,教师歌唱认真、态度端正,那么该班的学生也是有模有样,反之亦然。如果每次升旗时教师都能起到示范作用,唱好国歌,慎对“仪式”,那么学生将跟随和模仿,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眭辉军 丹阳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