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论秦御史监察与官僚政治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南云

  摘要:皇帝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运转的核心,而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生伴随着官僚群体的形成,皇帝和官僚群体共同构成了秦的统治阶层。官僚既服务于皇帝,又有着自利的取向,因此,官僚行政过程常常在服务与自利取向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秦皇帝为了不使官僚行政超出自己可以操控的范围,组建了御史监察机构,并成为皇帝操控官僚行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皇权;官僚行政;御史监察;政治通道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围绕着皇帝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如在中央设置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官僚机构,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秦逐渐用官僚政治制度,取代了先秦时期历史悠久的贵族政治制度,由此构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结构。既保证了皇帝的皇权地位,也保证了国家官员政务执行的效率,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几千多年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础,在中古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除官僚政治体制外,秦又创置了一套御史监察制度,用来监察官僚的政治行为,主要设置的机构是御史府。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是“侍御史之率。故称大夫。”御史大夫从禄秩官位上看并不高,“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位列“上卿”官,却又是行政长官一丞相最重要的辅佐。御史大夫主要的职责体现在劾奏行政官员的非法行为上。御史府内包括高级府佐与低级僚属,其中,高级府佐,如“秦时御史大夫有两丞,其一御史丞,其一为中丞”。由材料可知,御史府内设置了御史丞和御史中丞二官,他们是御史大夫重要的助手。而御史中丞在禄秩地位上高于御史丞,如徐坚在《初学记》中说道,“御史中丞,秦官也,掌贰大夫。”御史府内基本僚属是侍御史。各个侍御史分别掌管着图书、律令、土地、山川、户籍等工作。通过他们的职权范围可知,秦御史府,又是重要的国家各类文书资料的保存场所。
  除主要活跃于御史府的诸御史外,御史府又统辖了若干在地方行使监察任务的官员,如监郡御史(监御史)、郡监、监察御史。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监御史。秦官,掌监郡”;又如《通典》云,“秦置监察御史”。秦并天下后,设立了三十六郡,郡各置有郡守、郡尉、郡监一人,其职任设计有如中央设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监郡御史,隶属于御史大夫。在战争期间,当郡守因种种原因无法担负起管理本郡职责时,郡监则代替郡守行使行政职权。郡监有监察军队的权力。如《史记・曹相国世家》中记载有“攻秦监公军”,其中《集解》引《汉书音义》解释道,“监,御史监军者。公,名。秦―郡置守、尉、监三人。”
  秦建立官僚行政制度,目的在巩固皇帝的皇权地位,那么。皇帝既依靠官僚来维护政权,为什么反过来又设置监察机构来纠劾官僚的行为呢?这正体现皇帝与官僚之间既妥协又斗争的关系。实际上,皇帝与官僚群体之间并非圆润无间,由于皇权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为获取更多的权力资源,必然要求权力走向集中化。皇帝希望官僚成为政权的仆从或工具,而不是社会主要阶层的代表。然而,伴随官僚政治日益发展壮大,官僚行政的范围与自由度变得更为宽广,在主要政治领域内逐渐掌握各种权力,当诸政务的实施有赖于官僚实施时,官僚形成一定程度自主的政治意识,这种意识倾向愈来愈强烈,官僚则希望自己“一般并不仅仅被视为统治者的个人仆从,他们更被视为公共官员而服务于以统治者为首的政权。”如此,官僚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以及已掌握了多种权力资源,使他们向皇帝要求分享更多社会资源,在集权与分权之间,皇帝与官僚群体之间存在着矛盾。
  历史却总在矛盾的事物间寻求发展,监察制度形成是皇权与官僚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秦御史监察机构的设置,位置并不在官僚政治结构的内部,而是处于皇权与官僚政治中间,是二者相互争夺的政治斗争机构,也是二者的专门性政治斗争通道。作为一类特殊机构与通道,受到来自皇帝与官僚群体共同的作用与影响,机构以及机构内官员的角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监察机构及其官员听命于皇帝,对行政官员行使监察任务,监察机构与官员也成为皇帝监控官僚行政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监察机构内官员处在官僚政治结构的禄秩官位序列当中,随着监察机构职能日趋行政化,监察官员逐渐形成自主政治意识,与行政官僚相似,他们也有着自己独立的利益取向,要求分享更多的权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2]班圉,汉书[M],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3]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4]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5]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6]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7]房玄龄,等,晋书[M],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8]S.N.史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M]问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6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