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班级规模的情况与国家要求的远远不符;地方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统考、检测及中考等与课程标准的碰撞;舆论环境和家长期望值与实施新课程的相抵。所有这些表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矛盾重重。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矛盾的认识,以积极稳进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建立教学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 构建和谐 课堂 教学
  
  在回望教育发展史时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学在目标、结构、内容、方式、评价、考试等方面不停地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从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班级规模的情况与国家要求的远远不符;地方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统考、检测及中考等与课程标准的碰撞;舆论环境和家长期望值与实施新课程的相抵。所有这些表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矛盾重重。但是,教育必须要改革。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矛盾的认识,寻找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
  1学会思考与学会知识的和谐
  现在社会的发展飞速猛进、一日千里。有很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等到工作实践时却发现大多知识应用不上,纷纷感慨学校的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应给予学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学校教育应教会学生第一学会做人,第二学会思考,第三才是学会知识。知识是无穷的,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学校读书时所授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
  一个人学会了思考,才会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知识;一个人只有学会思考,才会更积极地去探索其它领域的知识;一个人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更多的知识。比如,现在信息的高速发展,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所学到的知识远远多于学校授予的知识。因此,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来搜索有关知识,也是传授给了学生很重要的知识。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思维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体现了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确是一对矛盾,没有老师的主导,就不成为教学,但老师包办一切,也不能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服务者,应该把课堂时间尽量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学生的活动应该多些,老师的活动应该更少些。在满足学生独立、自主有效学习需要的前提下,老师应尽量少教,甚至不教。当然,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一定要接受教师的指导,老师是大朋友,是先行者,老师的主导能保障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能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效益。因此,有效保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的和谐,是实施新课程、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3学法指导与学习方法的和谐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古语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建立其实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或对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智慧学习的能力。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如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学生的智慧得不到发挥。所以,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那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另外,教师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还可在听课、思维、解题、笔记、观察、想象、总结、考试、课外阅读等方面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多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4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和谐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似乎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但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实质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新课程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就是要实现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实现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的统一及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课堂教学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一些问题或困惑,但这是学生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需求。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对“过程”的理解不到位与不全面的现象。如省略、忽视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过程,只讲推理和结论,不讲道理和原因,这样就降低了教与学的思维层次;还有的虽然重视过程,但不能准确的把握过程的本质与要点。只有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的课堂教学,才是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
  5激励评价与约束行为的和谐
  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要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建立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激励和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进行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可能尽一面地激励,激励过多会导致激励泛滥;也不能一味由学生放任自流而影响了教学秩序。没有规矩,哪来方圆?“约束行为”是规范学生行为与控制学生活动范围的措施。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和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规范。这两方面都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
  总的说来,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矛盾要处理,如学科与学科之间、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亲身体验和积累的经验之间等等方面。课堂教学既要解决理念意识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坚持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刻认识并妥善处理学会思考与学会学习、教师主导和学生丰体、学法指导和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激励评价和约束行为等问题,以积极稳进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建立教学和谐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