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国忠

  摘要: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本文就此谈谈作者的几点体会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教学评价 实践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断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同时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种种误区,把思想品德教学评价引向极端,使得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研究也徘徊不前。而当前随着《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蓬勃开展,也带来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新的思考。本文试图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实践。
  
  一、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与其它的课程相比思想品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
  第一、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可见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既有情感方面的,也有行为习惯方面的;既有能力方面的,也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这与其他的课程,如数学、物理等是不同的。
  第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一般的智育课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认知方面,所以教学评价也主要在认知领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体系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可见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不仅涉及认知领域,还涉及情感、行为、品德、思想意识等非认知领域,其教学评价也应包括认知和非认知两个重要的领域。
  第三、教材编置的特殊性。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设置要求:“……所选择的内容应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教材应有足够的开放性,材料的选择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材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这就使得思想品德其评价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第四、评价原则的特殊性。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的教学评价作了相应的要求:“……评价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思想品德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多元性和发展性。
  
  二、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新的课程要求对我们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了我们更多发挥的空间。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主要为他人评价,即由被评价对象之外的其他人(实践中主要为学校领导和老师)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较客观、可靠,但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如评价对象会产生抵触心理,或应付了事,或文过饰非,或逆反而行,从而影响评价效果。新课程要求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即由学生比照评价体系或过去自己的实际水平,对自身现在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和自我教育。总之新课程标准是要构建一套以包括被评价者在内的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在内的多元、互动评价结构,使评价更能发挥激励、促进作用。借鉴新课标,我们在初一开展了“我的自画像”、“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老师的话”等交流活动,与班主任老师配合,还请家长定期来校交流,开展“倾听父母的心声”等活动,在学生自评和老师、家长的他评互动中,让被评价者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在平等、民主的评价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样的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科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的积极性。
  第二、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往往关注对学生的绝对评价,即在被评价的对象――学生之外预先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并以此为客观标准,将学生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进行评价。其虽然标准客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缩心理,丧失信心。新课标提出了评价依据要“由以往的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由以往的对‘过去’的关注转向对发展、提高、未来的关注”。我们应该将学生放入其所处的团体内与其他成员相比较而进行评价,应该将学生放入其成长的过程中进行评价。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理念,在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关注学者在情感、认知、行为习惯、理想和信念等方面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上进意识,时刻感到“我行”、“我可以”。我们在初一年级入学不久为每位新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人手一册“心灵漫语”,开展了“迈好中学第一步”等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照顾了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不平衡性,避免了一些学生因在某方面的发展迟缓而遭到歧视,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第三、认知性评价与非认知性评价相结合。以往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只注重用纸笔测验――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也被机械地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这种评价完全“应试化”,对学生的评价成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测量,评价的效果也完全以学生的成绩――学绩来表示。甄别和选拔功能无限膨胀的考试致使学生发展的异化和教师的事倍功半,为此,有人主张取消考试。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认知性评价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是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一门基础课程,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思想品德中情感、行为、品德、思想意识等非认知领域的发展是建立在认知领域提高的基础上的;其次要认识到对学生非认知性评价才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区别的本质所在;最后要注意评价方法多样化,加强认知性评价与非认知性评价相互渗透,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方法。在初二、初三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辩论、小记者招待会、走访人大代表等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及时的交流、反馈。
  新的课程标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而制定的对思想品德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既给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更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只有抓住机遇,努力学习,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