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言语交际与英语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晓静

  摘要: 非言语交际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介绍有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素质,是培养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需人才的需要,也是外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行为 外语教学
  
  1.引言
  
  非言语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是指言语行为之外的身势行为、目光语行为、沉默语行为、衣着打扮、人体姿态、面部表情和交谈时的身体距离等。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用作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贾玉新,1997)。交际学家A.梅拉比(A.Mehrabin)的研究表明:“我们交际内容的93%是非言语的。”大多数交际学者认为,在正式的面对面的相互交往中,信息的社会内容中有大约35%是由语言来传递的,其余65%都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非言语交际在这个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82%的信息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言语行为,而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传递的。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准确掌握并有效地运用非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2.非言语交际的概念及分类
  
  非言语交际是指除了言语交际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方式,即不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而是通过利用系列的体态语(如面部表情、姿势、举止、手势、触摸等)、空间与距离的使用来进行交际,甚至连交际参与者的衣着与沉默都可列为非言语交际的范畴。美国著名学者萨莫瓦(Samovar)对非言语交际进行精辟的论述。他认为:“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volves all those non-verbal stimul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etting that are generated by both the source and his or her u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at have potential message value for the source or the receiver.”这就是说,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即,非言语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人为地生成,也可环境造就。
  非言语交际行为一般分为三类:1.体距语;2.身势语;3.副语言。体距语指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的身体距离并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特定含义。而身势语指除发音器官动作以外人们在说话时使用的身体动作、姿势及脸部表情表达的情感意义。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指人们说话时,伴随语言而产生的一些发音特征或语音现象。
  
  3.非言语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1 非言语交际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语言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言语交际能力、非言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因此,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上的外语教学,作为传输语言和思想文化交流的过程,应该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然而,一直以来,这一点在外语教学研究中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主要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上,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外语教学没有满意结果的一个原因。“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比言语交际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当言语交际不能准确表达意思时,非言语交际可以替代、补充或强调言语交际,它在人们的交际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毕继万,1999)外语教学是一个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其中非言语行为具有很强的重要性。教师要把非言语交际教学引入到外语教学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使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外语学习者应当有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遵守某一具体文化的传统和规则。
  3.2 非言语交际研究与外语教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总的来说,非言语交际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这两个方面共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在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势必越来越频繁,非言语行为和外语教学的研究对于我们进行国际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把非言语行为和外语教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于我们来说,也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掌握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能够促进我们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进行更有效的交流。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和交际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广泛地使用非言语行为来补充或替代言语交际。毫无疑问,系统地研究并使用这些非言语行为会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交际效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也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要掌握好目的语。同时,要理解非言语行为并擅长使用它们。只有以这种方式,外语教师才能够为学生学习外语和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4.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有以下作用:
  4.1 教师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气氛具有调控作用。
  任何交流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在内容层面上,言谈双方互相传递信息,即交谈内容;在关系层面上,双方对交流本身做出评价,后者往往表明双方的关系,揭示互相的印象,提供系列微妙的关系信息。在以言语表达信息的同时,人们不停地用非言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对该信息的情感,对双方的态度,课堂教育中的师生交流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课堂教师不仅仅以他的言语行为传授知识,更以他的非言语行为传递大量信息表达他对学生的期望、态度或者观点。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不被教师本人所察觉,而学生却有如读一本书那样一览无余地读懂其中的每个细节,并继而形成对教师、自我及对教学内容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细心的教师通过“察颜观色”,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恰当而幽默的非言语交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智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双方心情舒畅,教学气氛和谐。因此,外语课堂上师生的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气氛具有极大的调控作用,决定教学的成败。
  4.2 非言语行为可替代言语行为。
  非言语交际手段不仅对言语交际有辅助功能,它还可以离开有声语言,单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起到言语行为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例如,课堂上,一位外国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时,经常耸耸肩,这一非言语行为表示教师不赞同、怀疑或无可奈何等含义。
  4.3 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手段能加强表达语气,显示出人的内在情感和态度,使情感、观点和意见无形中得到有力的强调。例如:课堂上,老师边说“very good”,一边竖起大拇指,竖起大拇指这非言语行为在这里加强了有声语言“very good”。
  
  5.英语课堂上使用非言语行为应该注意的事项
  
  虽然我们说非言语交际在外语教学中不容忽视,但这并不是说这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5.1 分清主次,二者兼顾。
  外语教学中,对于言语方面的教学要求是精而准,而对非言语方面的教学要求是广而博。言语表达不仅要求流利,而且需要准确和地道;非言语行为必须放在言语活动的辅助地位,恰当结合使用,决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使用非言语行为仅仅是某种教学艺术上的需求,而不是削弱言语教学活动,应该是配合和加强言语教学活动。
  5.2 处理好非言语行为中的褒与贬。
  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有褒有贬,但必须以褒为主,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多点鼓励赞许的目光,不要有轻蔑鄙视的眼色,多点亲切的微笑。
  5.3 注意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非言语交际手段有其普遍性,即其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所接受和具有相同理解的国际性。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面部表情作为表达情感的交流手段基本上是共同的。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但是,非言语交际手段更经常地表现为非普遍性,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对某种非言语手段有共同的理解和认识,而局外人则不理解或误读。例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微笑点头都表示会意、赞许、鼓励等含义,但美国人之间的交往中还频繁出现一种眨眼的方式来表示这些含义。如果中国人在交流中使用这种眨眼方式,有时会让人不知所云,甚至被认为不正经。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产生许多非言语行为方面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向学生传递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进行交际时常用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方式是外语教师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
  
  6.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非言语交流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非言语信号,以形成默契、和谐的非言语交流。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四方面素质。
  6.1 良好的情绪。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1)教师心境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心情开朗、乐观会给课堂带来快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教师心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心境具有扩散性,教师的喜怒哀乐常常会扩散到学生中,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反之,如果心境忧郁寡欢,智力活动减弱,创造思维压抑,对课堂信息的接受也显得迟钝,在这种状况下就达不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甚差,失误也大。
  (3)教师的心境影响自身的言谈举止。优美的言谈,良好的举止,亲切自然的教态,是教师良好心境的外部表现,而教师的情感美与课堂教学的优化,始终是和谐统一的。如果教师的心境恶劣,必然在课堂上口大气粗,吹胡子、瞪眼睛,这样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反感和厌学情绪会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心境。
  (4)教师的心境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坏的心境使师生关系僵化,甚至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就会冷淡,相互关系就会疏远,心理无法相融,也就难以解决课堂上节外生枝的问题。因此,教师上课应尽量保持乐观主义态度,去想那些最令人兴奋的事情,喜怒哀乐运用得恰到好处,以感染学生。这也是许多优秀教师组织教学的特点之一。
  6.2 抑扬顿挫的声调。
  教师授课要把握好自己的声调,要做到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切忌四平调。
  在教学中教师说话音量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高音喇叭似地讲课属超限度音量讲课,使学生感到太受刺激、容易疲倦,心神不宁;同时对毗邻课堂教学也产生干扰,令人生厌。有的教师讲课声音过小,使学生普遍听得吃力,稍一疏忽就“滑脱”了语言信息。响度太低、太弱,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
  如何合理地调控教学言语的响度,教师要就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根据基准音量,上下浮动,合理调控响度。例如:因教材内容情绪的抑扬变化而变换响度的高昂与低沉;因讲课场所的大小与间隔状况而升降声响;因听课人数多少,课堂内外的噪声大小,教室门窗的开与关,以及个人噪音特点而合理调控言语响度。主要标准就是要使坐在每一个位置上的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
  只有音色悦耳,咬文吐字清楚流畅,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听得乐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赖于发音、重读、语速等重要因素。要获得这些语言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广泛学习,吸取经验,尽快掌握语言艺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6.3 亲切敏锐的目光。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它比有声语言更富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眼神,对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通过目光传递,随时以目光语对学生施加影响,维持有序的课堂教学进程。讲课前,教师扫视全班一周,这瞬间的目光接触,可以稳定秩序。讲课当中对思想开小差者,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的方法,以目光传情达意,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淡漠、严厉、责备的眼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精神振奋。在教学中教师熟练地运用眼神的各种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意图和情感,把表扬、赞同、默许、批评、制止、鼓励等意向通过不同的眼神传递给学生。
  其次,师生通过目光“对流”,保证视觉通道的畅通,促进师生双向信息交流,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欢快和振奋。教师双目炯炯有神会给学生以振奋,两眼无光则无论如何要求、激励学生都会减低其应有的效果;东张西望、游离不定、虚晃的目光流露出教师内心对于课堂问题的焦虑,使学生以为你心绪不宁,分散了听课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自己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始终保持畅快的“对流”,以期在这种相互的“对流”中实行教与学的同步进行。同时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的眼神来洞悉、透视学生的心灵,寻找学生学习的契机,依据学生目光中所反馈的信息,分析学生学习中的疑难所在,以便掌握火侯,相机处理,完成课堂教学。
  6.4 端庄大方的教态。
  衣着的整洁朴素、动作的协调优美、表情的自然和善等,都能给人以美感,令人愉快、让人心情舒畅,学生听课没有压抑感,从而增加师生间心理上的接近,为增强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反之,教师的动作表情呆滞,学生会觉得味如嚼蜡,教师也变成了赞科夫说的“教学机器”了。
  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普遍存在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一是乱。课堂上常常出现一些对有声语言没有辅助作用,不包含“有语义信息”的态势。比如,习惯于讲台上来回走动、习惯性挥手或不时望着天花板等,阻碍了信息的表达,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二是滥。有些教师使用态势语过于频繁,手势动作太多,给人以手舞足蹈、眼花缭乱之感,不利于学生的思索与信息反馈。三是俗。即态势语的设计和使用粗俗,缺乏高雅沉稳之感,难登大雅之堂。这些都是必须要改掉的不良教态。
  教学中态势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朴素准确。这是对课堂态势语质的方面的要求,即态势语要根据讲述内容的需要,为提高表达效果而准确使用,不能使用含义模糊,或过于夸张的态势语。其次是繁简适度。这是对态势语量的方面的要求,即态势语须据讲述内容需要而产生,切忌使用过多,以免形成手舞足蹈的现象。再次是大方潇洒。这是对态势语在风格方面的要求,即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之间,都要不失稳重、高雅的仪态,举止潇洒大方,神情亲切自然。要达到这一点,除了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外,还要在备课时注意态势语的设计和训练。
  
  7. 结语
  
  总之,非言语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跨文化非言语能力的培养。随着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导入非言语交际内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索质,也已成为众多外语科研工作者和外语教师的广泛共识。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讲解并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Samovar, Larry A .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4]毕继万.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9.
  [5]列滨斌.保证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国内外教育文摘,1989年第8期.
  [6]申贤.重视非言语交流的教育作用.国内外教育文摘,1992年第10期.
  [7]黄志法.学会运用身体语言.国内夕嗽育文摘,1987年第10期.
  [8]冯军.眼神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大众心理学,1992年第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