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中的“话中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静

  摘 要: “话中话”是人们交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它尤其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语言的“话中话”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尤其给外语学习者增加了困难。作为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掌握英语中的“话中话”以达到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话中话” 英语教学
  
  一、前言
  在人们的日常母语交往中,经常会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人们为了避免尴尬或礼貌起见,也会不自觉地运用“话中话”间接表达意图。这种语言使用的“话中话”现象就是语言学家们所定义的间接言语行为。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由于对英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不甚熟悉,往往会产生错误理解,这是学习英语中的难点。所以,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更应了解英语中的“话中话”,并且学会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首先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成三类,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R.Searle)对奥斯汀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一)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如果说Austin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对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Searle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现象是Searle首先提出来的。Searle认为一种句式并不总是用以行使某一种功能。例如:Can you pass me the pen?这句话,当听者听到时,一定会“递上笔”,而不会考虑自己的“递笔”能力。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询问”听话人是否具有“递笔”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该话语的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这个话语实际上是用以表达“请求”这个言语行为的典型结构,这就是语言使用中间接性现象。这种间接使用语言的现象就是Searle所认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一个言语行为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
  在Searle看来,语句意义最简单的情况是:说话人说出一个句子,该句的命题内容正好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在交际中人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常比他所说语句所具备的意思多一些,即带有“话中话”。可见“话中话”是语言使用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Searle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用意);或者说,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用意)”[4](P151)。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到只说出一个语句,而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要比这个语句所具备的意思更多一些,从而带有“话中话”呢?更为重要的是,听话人听到语句后怎么能够理解“话中话”,理解说话人的间接言语行为呢?对此,Searle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背景信息,加上听话人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交流的要比说话人实际说出的多”[1](P31)。为了解释间接言语行为,Searle指出:我们需要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借助合作原则、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共享的背景信息;同时,还要考虑听话人的推理能力。于是,Searle通过下面这一组对话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
  1)Student X: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2)Student Y: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我们知道,X的话语是一个建议,而Y的答语在这个特定语境里一般来说是拒绝这个建议。然而,就其字面意义来说,Y的答语只是一个陈述。为了解释X如何进行推理,从而把Y的答语理解为是对他的建议的拒绝,Searle提出要区分“首要施为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施为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具体地说,Y的答语的首要施为行为是拒绝X话语里的建议,这一行为是Y通过实施“陈述”这一次要施为行为而实现的。于是,Searle应用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设想出十个推理步骤来说明上例中X是如何克服形式与功能的差异,从而领会Y的真正意图。这十个推理步骤只是表示理解间接言语行为时可能做出的逻辑推理过程。在Searle看来,这里的推理策略主要是完成两个任务:第一,区分话语的首要施为用意(primary illocutionary force)与话语的字面用意;第二,确定话语的首要施为意图(primary illocutionary point)[1](P35)。
  (二)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
  根据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可能已觉察不出这类言语行为在字面上的施为用意,是一种习惯使用的格式,被用来约定俗成地表达意义。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基本一致,听话人只要作一般性的推导便能确定说话人的用意。例如:
  3)Would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
  “Would you mind...?”这种结构已经被习惯上用于礼貌“请求”,而非表达提问。
  4)I would/sh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would/could do it for me.
  “I would/sh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would/could...”这种结构已经成为一种标准的、约定俗成的提出请求的方式,而非简单地陈述情况。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的是人们根据需要使用不固定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这时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说话人的用意相差甚远,所以听话人要依靠说话当时的语境或说话双方互知的背景信息来推导,才能明白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例如:
  5)(The bell is ringing.Students in class A are talking when the teacher comes in.)
  Teacher:There is much noise here.
  Students:Yes,there is,sir.(still talking)
  Teacher:Would you be a little more quiet?
  Students:All right,sir.(stop talking)
  在上述例子中,老师先用了一个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的陈述句“要求”学生们安静下来,但是后者没有理解前者的真正意图,所以老师又用了一个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疑问句表示同样的“要求”,学生们马上理解了。
  由此可见,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更加间接,它的命题内容与言外之意都很模糊,因此更难以理解。听者必须根据说话时的情境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才能明白说话人的用意。在塞尔的例子中,如果“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这样的陈述句作为对方邀请去看电影的回答[1](P33),它的话语意义就是拒绝,与该句的字面意义不一致。此类句子的话语意义与字面意义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因此,对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话语意义是开放的,并隐含在话语的情境中。只有理解了语境和掌握了足够的背景信息,才能准确地理解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三)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
  间接言语行为有三大特点。
  第一,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不对等性。人类语言都存在三种基本的句子形式:陈述句式、祈使句式和疑问句式。三种句式分别对应三种基本功能:陈述事实,提出请求,提出问题。但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是不对应的。例如:
  6)I’d like to know your telephone number,please.(陈述句式表达请求)
  7)Is there anything wrong in what I have said?(疑问句式表达陈述)
  第二,语言字面意义与话语意义的不一致性。人们说话时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和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并不总是一致的。人们常常通过言外之意温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间接言语行为中,听话人必须根据语境来推断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例如:
  8)A:Do you know when is the final exam?
  B:I haven’t been to school today.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A:你知道期终考试是什么时候吗?B:我今天没上学。事实上,真正的意义是:A:请你告诉我期终考试的时间。B:我不知道,也许你可以问别人。
  第三,两种言外行为的不一致。根据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当说话人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他并不只是实施一种言外行为,而是同时实施主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主言外行为体现说话人的说话意图,而次言外行为是实施主言外行为的手段。例如,当有人说:“It’s noisy here in the room.”他的言外行为是“陈述房间里很吵”(次言外行为)。但是,在适当的语境里,就有可能是通过“陈述”要求听话人推导出另一个言外行为,或是“关掉电视机”,或是“离开这个房间”(主言外行为)。
  三、如何掌握英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语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这种工具,顺利地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要让他们掌握识别英语中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并且能够在适当的语境里,委婉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要正确地理解英语的“话中话”,并用言外之意准确地表达并非易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使用英语生搬硬套,词不达意,从而造成交际失误甚至失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帮助他们抓住“话中话”,掌握英语的间接性。
  (一)教授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知识
  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首先教会学生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才能提高中国学生对英语中语言间接性的意识。“话中话”实际上是任何一种语言的普遍想象,可以通过大量的实例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他们的英语感性认识。再通过句子训练、重复、翻译等方式使学生熟悉英语中固定的句式的特点及功能,先掌握那些用来表达“话中话”的句子即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此外,在积累了一定英语感性认识并有一定英语语感的基础上,学生也会自然恰当地应用“话中话”进行顺利的表达。例如:一个中国留学生曾告诉笔者,他在美国过寒假时学校放假,他非常孤单,非常想念他的美国外教一家。于是他拨通了外教家的电话,他说:“I haven’t talked to anyone for almost the whole week.”外教马上回答:“I’ll pick you up right away.”这是一个典型的“话中话”现象,中国学生的字面意思是说他“已近一周没和人说话了”,陈述这一事实,而在当时的语境里他的话中话就是表达“我可以和你们聊一聊吗?”这样的请求。
  (二)创造合适的语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言的交际功能却只有在合适的语境中才能完满地实现[6](P20)。换言之,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是极不相同的。所以,交际双方都不能缺少必要的双方都了解的语境。如果交际双方或一方缺乏相关的语境知识,就很容易造成交际的失败。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适当的语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的语境所带来的不同意义,以避免交际的生搬硬套,词不达意。例如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正确理解对方的“话中话”。之后,教师可以对整个过程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行讲解,指出其中话语意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的地方,或可以用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更好表达的地方。通过合适的语境训练,学生往往会感同身受,更易于理解并运用间接言语行为。
  (三)加强中外文化差异的对比
  为了让中国学生在母语是中文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师有责任、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两种文化的差异,比较两种文化下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时,往往受中文表达方式的影响,造成交际的失败。例如,笔者在美国交流时,一位朋友见到笔者打的阳伞,就说了一句:“What a beautiful umbrella!”按照西方人礼貌的习惯,只要回答“Thank you!”就可以了,但许多中国学生受中文思维方式的约束,往往会误认为说话人想要一把同样的阳伞。如果这样,就会使对方处于尴尬的境地。
  为避免这种交际的失误,我们应促使学生广泛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充分了解了目的语与母语的这些差异,才能真正正确地使用目的语。
  四、结语
  总之,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交际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正确灵活地运用“话中话”。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做到恰当得体地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Searle,J.R.Indirect Speech Acts.In Cole,P.& 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2]Searle,J.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