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世霞

  摘 要:在新课标要求下的“思想品德活动课”这片崭新田地中,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需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更需要用全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去实践。不断认识和总结教学中的不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逐步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活动形式,并做到目标明确,面向全体,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机智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情合理的活动中体验、思考,形成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学生;活动;形式;体验;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70-01
  
  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广大教师满怀激情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在课堂上努力通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有的教师为活动而活动,占用了课堂不少的时间,却缺乏实效性,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听课活动,认识到目前在活动课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
  (二)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在很多活动课上,我们发现由于少数同学确实比较“上镜”,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那么,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更加内向,一言不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是抱着冷漠的态度――“本剧与我无关”。
  (三)活动的内容不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课题太简单了,学生能轻而易举、不加思索地找到答案,容易滋生自负情趣,从而会对活动失去兴趣;太复杂了,学生自己解决不了,也会垂头丧气,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以后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
  (四)学生不能参加到活动中去。有的教师在活动前直接笼统地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学生束手无策,反映平平,出现冷场。另外,活动前,教师如果没有布置学生对某方面情况事先调查了解或展示有效素材,学生就难做“无米之炊”。
  (五)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初中学生好动和好奇,决定了他们只要遇到新的感兴趣的情景或话题,就很可能“炸锅”,如果这样,活动形式的绚丽就掩盖了内容的光芒,课堂只是成了游戏的场所,教师所盼望的热闹就演变成了教师所面对的烦恼。
  二、改进的措施
  只要我们的课堂活动存在着以上一种或几种缺陷,其活动必将是失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思想品德课课堂活动在反思之后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教师要与新时代接轨。新课程不断增加的新理念、新事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师感叹“世界多变幻”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以我们望尘莫及的速度和容量鲸吞着时代的产物,在学生眼中教师正逐渐变成“老古董”。因此,教师不能总埋在“纸堆里”,对学生的现状想当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当代社会环境,做学生的“同龄人”,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二)课堂活动教学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这是活动教学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
  (三)课堂活动教学应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新课程强调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各种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发展,只有学生主体亲身经历和体验,所获得的才是真实有效的。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四)课堂活动教学应注意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有的时候,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方案很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活动组织调控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有效开展活动教学,老师还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注意把握好活动的火候,对活动局面进行有效的调控。
  (五)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
  (六)针对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采用不同的对策。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对策:
  小组讨论,必须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必须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必须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课堂辨论,教师首先应熟悉辩题所涉及的内容;其次,做好材料的收集;再次,仔细听取双方的辩论;最后,在总结时,应对双方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此外课堂辩论要适时适量:时机不当,效果不佳;量多或量少效果也会不理想。当然在辩论时还应注意辩论是否跑题,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切不可辩论中谩骂同学甚至人身攻击,所以辩论时教师对辩论场面应适当调控,这也是对教师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
  总之,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中,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实施教学内容,让学生耳动、口动、手动,最后心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探索进取,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教学机智,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