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数学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可我们如果再认认真真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你会发现我们的教育似乎还有着不少的弊端。虽然课改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可我们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经常追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对书本知识的运算技能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我们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唯有准确把握好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工作的最基层做起,注意“四性”,扎扎实实地改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所在。
  
  一、 自主性――以学生为根本
  
  尊重学生,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小学数学教学,不能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现象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更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如学生在学习国标本第一册教材中“比长短”这节内容时,让学生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三支铅笔、两把尺和三根小棒,感知这些物体有长有短,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分组活动,合作探究、亲自体验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接着再小组汇报。小组汇报时,他们十分积极,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至有以下几种:1、我是看出来的。2、我是把物体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的。3、因为两头都不对齐,所以可以看出长短。尽管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同的,只要他说得有道理,我都给予了肯定。在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发言之后,我向他们揭示了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显然,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只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看”出物体的长短,可贵的是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被动体,而是把他们看作了一个个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作为一个亲切的聆听者,他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思考、表达的欲望空前高涨,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育性――以德育为重点
  
  德育一直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提到日本的思想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教育来说,它是非常成功的(撇开其它因素不说),我们有必要借鉴它的课程内容和操作方式,以改变我们长期以来思想教育被动的局面。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毫不怀疑人文知识对人的道德素质的深刻影响,却始终没有认清理工科知识的德育作用,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它,实际上,理工科知识在假设、验证等过程中昭示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都是实用的,技术的,也是道德的,育人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根本都是实事求是,都对滋育美好心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数学课上,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为本的思想品质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中“几和第几”这一课时,教材的配套挂图提供了一幅和书本一样的排队买票图,我在上课时,对挂图进行了重新处理,把图上的几个人像剪下,打乱了排列的顺序,讲课时要求学生重新给他们排队,趁机对他们进行尊老教育,最好能让老爷爷排在第一个。再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把书上提供的画面编成了一个故事――“懒惰的小兔”。我有声有色地进述:这只懒惰的小兔因为早晨喜欢睡懒觉,等它终于从床上爬起来,想到林子里去采蘑菇时,蘑菇早已被别的勤劳的兔子采走了,它一个也没采着。看着别人兴高采烈的样子,小兔流下了惭愧的泪水,它暗暗地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然后我问学生:“小兔在心里下了什么决心呢?你知道吗?”这时学生十分愿意回答,对他们进行勤劳能干的思想教育恰到好处。
  同样,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我们可以开展比赛,合作游戏,情境表演,社会实践,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进行探索验证,让学生的竞争、进取、创新等潜在的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同时,在长久的体验中,也让学生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努力拼搏精神是一个人立足于未来社会的最重要的东西,进而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三、基础性――以教材为依据
  
  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都要使用几年后才修订一次,而社会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许多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成果无法在教材上反映出来,学生拿到教材都会产生教材落后于时代之感,这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学习的因素之一,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了教材,毕竟数学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逻辑运算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它们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益的内容。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抛弃教材,但也不能盲目迷信教材,应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甚至对教材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符合现实,使教学与社会实际达到比较完善的统一。
  如在教学第一册教材中“8、9的分与合”时,书本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摆学具,“摆8个圆片,每次移动一个,可以分成几和几?”,学会8的分与合,然后再去探索9的分与合。教材的编写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定的,特别是还要面对很多基层的小学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因为有了“6、7的分与合”的铺垫,这节课完全可以把8、9的分与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一下子得出,学生可以通过分学具,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得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性,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新知探索的时间少了,后面练习的量就相对足了些,在完成书本练习后,我还补充了“对口令”、“找朋友”等游戏,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巩固。这节课我通过对书本内容的重组,基于书本又高于书本,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
  
  四、发展性――以综合为导向
  
  21世纪“理想教育”的学校构想,应该不是历来那样的培养尖子的学校和仅仅注重升学的学校,它的最大要点在于培养理想的“新时代精英”――自立的国际人。这种教育应该是发现并发展学生个性、才能的教育,是提升自我表现力的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教育,也是培养“丰富感受性的教育”。这种发展的趋势势必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发展,处理好分科和综合的关系,软化学科界限,搞好研究性学习,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1、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要足
  目前,课堂上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很细、很小,学生不需要深思熟虑就能回答,无形中给一些反应快的学生提供了“快嘴”的机会。如果将原来的小提问改为大提问,给学生提供大的思考空间,学生就不会轻易、简单地回答,能够使他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回答的结果也会具有相当的分量。
  如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有一个练习题是让学生看图说算式,图中隐含着好多算式,有关于人的,有关于树的,有关于花的等等,但是我只是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几道算式?”这时,即使有“快嘴”,也未必能找全,他们也会感到只有深入观察、思考,才能得出全面的答案。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无形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他们也逐步养成了拿到问题有条理地思考探索的习惯,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2、探索研究的钻研程度要深
  一堂好课,不仅仅是指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而是要能把课的高潮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能利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说去作进一步的思考,进一步挖掘问题的深度。当然这里所说的“深”不是那种晦涩难懂、毫无研究意义的“深”,而是有用的、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深”。
  如在教学“和是6、7的加法”时,我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能把我们学到的这么多和是6、7的加法算式排排队吗?等学生按顺序排完后,再次提问:“你觉得怎么记住它们比较好记,你有好办法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趁机在评点中让学生了解了算式的规律,掌握了记住算式的好办法。我想虽然学生才一年级,他们对所谓的“规律”肯定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我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挖掘得深一些,给学生一个接触的机会,对以后真正掌握规律一定大有帮助。
  3、小组研究的分工层次要强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首先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干,这才有效。从这点看来,一是要使同一小组的人员搭配合理化,二是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同一项活动,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一同的要求,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6减几、7减几”这节课后,书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看海洋动物的表演图回答问题,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发现多一些的问题,基础差一点的则可以尽自己所能,找出自己能发现的,当然他们也可以请教好的学生。这样使得每个人都有事干,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体现了标准中关于如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长此以往,尽管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但是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应该完全符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初衷。
  有人说:今天的教育就是重建明天的社会。确实,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就选择了什么样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我们也唯有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为依据,在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下功夫,才能赢得未来的主动权,才能塑造真正的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4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