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图示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丽

  摘 要: 将图示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强调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图示锁定、激活与重构的过程。本文以图示理论为框架,讨论了图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以及培养学生通过应用图示知识来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 图示理论 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理解水平
  
  一、图示理论概述
  1.内涵
  图式(schema)是指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将新事物与“先存知识”联系起来,围绕某一主题而形成的一定的知识单元。图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1923)最先把图式的概念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他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也就是说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将其进一步完善,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图式论认为,过去的经验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框架,这种框架有利于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它只是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当人们接收到的信息能够激活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就能更容易获得材料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理解材料的目的。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图式会不断地得以扩展、修正,并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当输入的新信息和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相吻合时,原先存在于大脑的图式就会进一步加强;如果大脑中原有的图式和所接收到的新信息有差别,大脑中原有的图式就会受到相应的修正;如果大脑中没有和新信息相关的图式,人们就会主动构建新的图式。
  2.分类
  根据图示理论的观点,在听力理解中,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它指听者已掌握的语音、词汇、句型及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语音方而,它包括连读、重读、弱读、同化等;在词汇方而,它包括单词拼写、读音、语义、用法等;在语法方而,它包括时态、语态、词句衔接等。听者具备这些语言图式基本知识,才能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从而在理解对话、短文等传达的内容。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式亦称背景知识,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涉及语篇的内容和主题,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决定着听者对题材的熟悉程度。如果我们大脑中存在此类图式,那么所听到的内容就熟悉,容易理解。反之,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就会遇到阻碍。
  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指听力材料所使用的文体,包括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等知识。它是听力理解记忆的保证,它决定了信息在语篇中的安排方式。鉴于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图式对听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修辞图式知识能够帮助听者有序地、更多地回忆语篇内容。
  二、图示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图式论的观点认为,图式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人们大脑中的图式知识对语言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从声音到意义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听者对口头语言所传递信息进行提取与理解。具备一定的图示知识,是理解语篇的关键。图式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测听力材料
  听力理解的效果于听前预测息息相关,而听前预测是通过图式实现的。通过对已知备选答案及语篇的分析,听者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图示,对听力内容展开合理推理和预测,从而在听力练习尚未开始之前占据主动。
  2.促进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完成的关键在于找到吻合的图式。听力过程中随着听者图式的不断激活,在预测的基础上构建的图示能够不断得以纠正,从而重新构建图式,获得理想的听音效果。因此,图式储存越丰富,理解能力就越强。
  3.建立心理暗示
  图示能为听者理解听音内容提供一种积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状态。听力过程中迅速激活图示,有助于听者增加信心,集中注意力。听音过程中听者需要沉着冷静,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通过合理运用图式知识排除干扰,筛选听音要点,在听音过程中区别相关信息和干扰信息,听者便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听力任务。
  三、图示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图示的输入
  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信息进行解码的被动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听者要运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信息处理方式,即听者先注重单词、词组等细节性语言信息,然后再上升到对语句、语篇的整体理解。随着信息内容的增加,听者又会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处理方式。“自上而下”的处理方式是从高层次的图式背景知识开始,利用大脑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处理新信息,即先从对语篇的总体理解开始,再注重对语言细节的理解。
  因此在听力过程中为了使听者迅速启动并构建图示,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注意两点。首先,要重视语言图式的输入。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重视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对英语词语的理解,激活他们对某些词语形意的认识,在大脑中建立词语的认知图式。还要帮助他们增加对词语多种意义的认识,如感情意义、社会意义等。其次,教师要注重内容及文化背景图示的输入。由于我们的文化背景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诸多差异,教师更应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
  2.图示的激活与重构
  随着教师积极有效的输入及学生英语素养的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者在长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会积累并掌握大量的图示。这些已经存在的图示是听力理解中有益的要素。迅速有效地激活并重构这些图示,是完成英语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图示的先期输入是一个漫长而见效迟缓的过程,而图示的激发与重构却是相对短暂,但立竿见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平时练习中刻意的引导与训练,学生可以卓有成效地激活并重构图示,完成听力理解。
  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平时练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适时复习巩固相关语法知识,便于学生“自下而上”地进行听力理解。同时针对听力材料的相关内容、主题、背景文化等方面进行知识扩充、信息扩充。就某些关键词或文化单元进行详细讲解或展开集体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结语篇中的爆破、连读、弱读、省音和同化等语音现象。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引导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听力的材料,采用提问、启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推测能力,挖掘出与材料有关的词汇和事件,及时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先存图式,为“自上而下”的理解做好铺垫。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对信息预测、筛选、推理和证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搜索语篇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最终证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主题词语等对听力语篇的体裁,以及所涉及的方面或相关情节进行预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整体理解的良好听力习惯。
  在听力理解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所理解的内容构建新图式。学生可以尝试把听懂的信息及时重组,以便把新的图式存储在大脑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概括大意的形式将所听材料复述出来,也可以节选部分对话性的材料,让学生体验对话中的角色,进行情景重现;要求学生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相应事件或问题的意见或看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经验,以促进其新图式的形成与建立。
  四、结语
  图示理论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图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听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了学生英语素养。同时避免了传统听力教学中以词汇、句子为中心的弊端,将语篇的整体理解作为听力理解的重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语言基础知识的储备,而且要了解英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头脑中建立大量图示,从而为听音过程中进一步激活图示,理解材料做好准备。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灌输,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图式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兴权.图式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与应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于善志.语境、图式与第二语言听力解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吴一安.题型与听力测试的有效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4]周相利.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5]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6]朱云萍.图式对听力理解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