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长期以来对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的失聪,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薄弱,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活动资源、境物资源、经历资源3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的一些实施方法。在为听障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把枯燥的数学融于无限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交互体验,就能把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脱离了实际。”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的失聪,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薄弱,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是他们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因此,在为听障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把枯燥的数学融于无限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交互体验,就能把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其有关的现实世界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满关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应用。
  
  1 挖掘生活中的活动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新知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联系生活紧密的、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在教学中,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把生活中的计算、应用题编到例题和习题里,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课前每人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模型”, 同时搜集生活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上课时让学生把准备的模型和实物拿出来,同桌共同探讨。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很多知识,原本很难讲的知识,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思路打开了,热情也会很高,学习起来特别轻松。授课时请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在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结合在屏幕上映出的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学生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这节课概念多,内容较为枯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
  
  2 挖掘生活中的境物资源,寻找数学原形
  
  数学本身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1]。聋校数学大多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形”,特别是数学概念。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涵义的需要。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形,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认识“千米”这一较大的计量单位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物来帮他们建立表象,学生大多只能凭借课本或教师的描述来想象其大小,并机械地记住它们与较低一级单位的进率。何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其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来帮助他们建立表象呢?经过调查,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一组信息:特教学校到军需学院、家乐园到大洋百货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信息中提到的这些地方、路线都是学生天天行走或比较熟悉的地方,一说起来,脑子里就能马上浮现出路的长短。有了这熟悉的表象支撑,学生就能经常性地用所学知识来估计一段路的长度。又比如在认识了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列举见过的1立方厘米的实物,进一步深化认识,使原有的1立方厘米小方块与生活实物如花生米、手指头等发生实质性的联系。这样,数学教具就与生活中的“物”发生联系,符合认知的心理规律。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或经验在头脑中是以表征的形式存在的,表征不同于表象,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找准学生的生活储备资源与所学知识的切入点,让其有想象的影子,才能把空洞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才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
  
  3 挖掘生活中的经历资源,体悟形成过程
  
  学生只有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亲历其过程以及在亲历中获取经验,不仅以身体之,而且以心悟之,才能显现出其真正价值[2]。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引导组织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体验数学[3]。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休假日到超市了解若干商品的价格标签,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各种商品的价格,汇报完后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像6.50元、2.70元、120.80元、1.05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教者顺水推舟,导出新知“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在这样熟悉的的生活现实中引入课题,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与自己“零距离”接触,学起来才亲切、不乏味。又如在教学“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时,模拟生活购物场景,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说出几种关系式:“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找回的钱=消费的钱”。进而根据这几种关系列解方程,得出方程的几种解法。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实践,使学生对购物问题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数学资源。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只有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全局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用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才能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有趣,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有价值的数学,也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成尚荣.体验:学生新的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05(18)
  [3]蒋红英.让体验走进数学课堂[J].教学月刊,2004(6)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6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