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图画书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存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图画书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传达故事信息,几度位居儿童读物销售榜的前列,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影响非同一般。本文从剖析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入手,浅析儿童图画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儿童早期阅读的存在价值,希望能为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给予启示,并帮助后人挖掘图画书在儿童教育方面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图画书 儿童早期阅读 学前儿童
  
  一、儿童图画书的界定
  
  图画书,日本和台湾称之为“绘本”,皆翻译自欧美的“picture book”。培利・诺德曼(Perry Nordelman)曾于1988年提出,图画书是一门透过一系列图画与少量文字或者完全没有文字的结合来传达信息、述说故事的艺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松居直则认为,图画书是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它的图与文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即图文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将这个主题诠释完整。我国学者彭懿在其著作《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将图画书定义为是一种透过图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互相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综合艺术。无论哪种界定都可以提炼出如下相同观点,即图画书是结合了图画与文字的综合艺术,其画面与文字一样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非文字的附属品。
  
  二、儿童图画书的基本特征
  
  1.图文共体。先前曾有不少图画书专家认为图画书是以图为主的特殊文学体裁,文字的存在并不重要,但伴随图画书创作形式的日渐丰富多彩,这类观点已渐渐淡漠。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图画书中图画与文字都具有叙事的能力,即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彼此之间又不仅仅是多余或重叠的存在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金波用歌词和音乐的关系来做比图画书中的“文”和“图”:“歌词提出文字形象、文学主题,但最后完成这个形象的是音乐。但这并不意味着贬低歌词。”金波先生强调,在图画书中,文字作者千万要警惕不要把话说尽,而要把空间留给绘画作者,把文字的语言转化为绘画的语言。2001年,大卫・路易斯甚至在其著作《阅读当代图画书》中呼吁用“Picturebook”这个复合词来称呼图画书,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词语才能够体现出图画书的整体感,其他诸如“picture book”或者“picture-book”的称呼都分割了图画书中图与文之间骨肉相连的关系。
  2.赏心悦目。图画书是一门视觉化的综合艺术,虽然图画通常占据大部分份额,但余耀先生曾指出:“图画书‘悦目’是因表现形式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有难以忘怀之感。‘赏心’是指其图文相得益彰、互为交融补充,衍生出契合当机的精神享受。”就这一点,它与同样“以图画为主”的漫画是不同的。漫画的指涉性很强,意义一目了然,例如《迪斯尼系列》,讲述的就是“爱与善良”的主题,并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而图画书中的画面却是具有示意性的。“如果说漫画是小说,图画书就是诗,”著名文学家朱自强先生解释道,“一些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寓意都可以在图画书中体现,因此,图画书可以蕴含哲学、心理学和世界观。”换句话说,图画书表达的主题可以凝重,但出于对阅读对象的考虑,图画书的艺术表现手法一定是轻简的。轻简并不代表简单,而是一种用高深手段轻轻表达出儿童哲学的艺术手法,需要很高的艺术要求,其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也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内容宽泛。图画书的主题没有限制,可以是简单的认知教学,可以是具有教育意味的寓言,也可以畅快淋漓地表现儿童逆反心理,甚至还涉及性、死亡等成人比较避讳的话题。例如《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述一个男孩的爷爷死了,男孩从不懂死亡到体验死亡,为死亡而悲痛迷茫,最后又走出死亡的故事。书里并没有鲜艳的颜色与好看的人物,通篇都是带着点压抑色彩的暗黄色调,但温馨体贴的构图与充满了童趣的文字却巧妙地减去了故事的压抑感。至今,这本书仍稳坐在“全球最畅销图画书”的宝座上,深受孩童特别是那些经历过丧亲之痛的孩童的喜爱。
  
  三、对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价值
  
  1.为早期阅读创设条件。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强加灌输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早期阅读教育,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阅读偏好,知道什么样的读物可以吸引他们阅读。根据皮亚杰的理论,0~2岁儿童的学习尚处于感官和运动进行阶段,他们没办法对符号进行抽象思维;2~7儿童慢慢进入象征性符号思维,但是主要的思维模式仍旧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最会被颜色鲜艳、造型夸张且贴合他们生活经验的事物吸引。就这一点,图画书的生动画面首先就在众多儿童读物中占据了优势。
  另有实验证明,当幼儿刚刚开始接触书的时候,绝大多数幼儿觉得书不过是和玩具一样的事物,尤其是3岁以下的低幼儿童,他们在开始接触书籍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在“玩”书,而非读书。因此,要对儿童进行早期阅读教育,首先就要找一本“好玩”、“好看”的儿童读本。综合了这两点特征的图画书不仅符合儿童的这些阅读需求,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为培养儿童的阅读品味提供了先决条件。
  2.帮助幼儿爱上阅读。我国学者张晖和周豹针对儿童早期阅读发展水平特征进行了一项测试,他们把儿童早期阅读水平分为阅读知识技能、识字量和故事理解三部分。横向研究结果得出,4岁以前的儿童在“阅读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性很大,而5岁与6岁儿童的差异则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4~5岁很可能是儿童阅读知识技能水平发展最快的时期。而在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特征的研究显示,2岁以后,儿童对图画书的兴趣呈现“V”字型的发展趋势,4~5岁是一个低谷时期,有部分儿童从这个时期开始无法对阅读产生先前的兴趣,而剩余儿童则在度过这个时期以后“阅读兴趣”呈现快速回升状态。因此,结合上述针对儿童早期阅读水平的测试结果可知,4~5岁这一年既是儿童阅读水平发展最快的一年,同时也很有可能是儿童彼此之间阅读水平拉开差距的一年。
  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幼儿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坚持力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意注意发展滞后,没有固定的兴趣,很难长时间地做同一件事情。由此可见,幼儿的阅读兴趣缺乏稳定性,并且缺乏中心兴趣,如果面对的阅读读本总是处于同一模式,可能很快就会让他们产生倦怠感。然而,图画书却打破了这个模式,彭懿先生曾这样形容图画书:“每一本图画书的封面就是一扇门,当孩子翻开图画书的时候,他也就走进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不仅是因为图画书有包罗万象的故事和千奇百怪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每一本图画书都涵盖了数也数不清的小小细节。它们可能游离在故事主线的边缘,却可以让孩子每读一次书都有新的发现,在满足这一年龄阶段孩子所特有的探索欲望的同时,也保持了儿童对阅读的新鲜感。
  3.帮助幼儿学会阅读。康长运先生曾提到:“幼儿的阅读过程不单是一个认知客体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幼儿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意义的过程。”他把这种建构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他认为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非常大,它可能推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也可能让幼儿对故事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当产生此类情况时,幼儿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果,从书中寻找新的线索,重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二是意义建构。他认为幼儿在不断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意义建构,意义是种情感思想,源于故事主题,与阅读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可能不同,为了让幼儿的阅读水平能够持续发展,提供给幼儿的阅读读本应该遵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既能够迎合孩子当时身心发展的需求,又能够向前跨越一个“幼儿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小小空间。
  儿童刚开始阅读图画书的时候很可能只是被书中的某一个细节吸引,对这本书本身的故事内容并不感兴趣,然后伴随年龄增长与外界帮助,儿童逐渐开始与整个文本进行交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理解。那是因为图画书与其他的儿童文学不同,它可以运用直观效果吸引儿童阅读,也可以运用直观效果帮助儿童发现自身错误。与此同时,儿童图画书又包含了儿童哲学,可以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读出不同的味道,但这需要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水平作为奠基。所以,图画书阅读对儿童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儿童每理解一个新层次的含义,就意味着在阅读水平上的一个飞跃,而其间尝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迎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4.促进亲子阅读。有人认为,只要选择好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由家长读给孩子听同样可以避免“文字”之类的认知障碍。在这里我们不排斥家长为孩子“读书”,甚至赞同这种做法,然而仅是让孩子倾听故事,等于是让孩子对故事内容进行凭空想象,为此,松居直先生曾讲述过一个典型案例:他为孩子讲述图画书《一寸法师》,读到一半时,孩子突然询问一寸帽子是什么,在日文里,帽子和法师同音,大部分孩子从没见过法师,却见过帽子,原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直接把法师理解成了帽子,也因此对这本图画书的故事内容产生了困惑。而后,松居直先生直接把图画书中的画面呈现给孩子们看,孩子们才再次融入故事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仅仅让他们“倾听”故事,势必会让他们在故事的理解上产生瓶颈,所以,最好的亲子阅读方式还是让家长拿着图画书和孩子一起看,一边看一边讲给孩子听。与此同时,现今的出版界也大多会在图画书的扉页上留印些许问题,帮助家长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动力和观察动力,加快儿童阅读水平的发展。
  图画书在中国的市场才刚刚打开,将来势必还会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它对儿童早期阅读的深层价值还有待挖掘。但可以肯定的是,图画书迎合了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偏好,是进行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首选读本之一。事实上,在儿童早期阅读教育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地降低教育目的,增加玩乐兴致,让儿童的阅读旅程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有利阅读发展的良好条件,在他们产生困惑的时候稍加提点,做一个默默守护的“护航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