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孩子们在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霖

   今天天冷的出奇。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靠着暖气欣赏几篇美文,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个学生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
   他是来交读书笔记的,这是今天全班第一个亲自来交读书笔记的,一般都是科代表统一收上来。看他急切的样子,我就当面给他批阅了。他接过本子,看了看说:“唉,又是个‘良’,自从我换了这个本子,就从来没有得到过‘优’!”此时他的眼神有一丝丝失望。
  听了他的话,我当时一愣: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优与良的差距有多大?我都没有在意。可是,孩子们在意,或许在他们心中,优秀与良好之间有天壤之别。于是我诚恳地给他讲了评为“良好”的理由:一是选读的文章层次较低,欠美感和思想性;二是缺乏体验,没有写出自己读后的点评、感想或收获;三是书写有些潦草,且有错别字。然后,我叮嘱他今后多注意这些方面,至于用什么本子写,无关紧要。听了我的解释,他释然了,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我让他把手烘暖和后再走。他随意地站着,烘了两三分钟暖气。我们随意聊了一些学习、生活以及注意身体之类的话题后,他就离开了。
   关上门,我陷入了沉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多少这样的细节被我们忽视了?有多少不被我们重视的,而孩子们却很在乎?我们是不是真正走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一连串的问题从脑海里冒出来。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叫《那条鱼在乎》,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每次潮落,总有些小鱼被留在海滩的浅水处,无法回到海里。这太常见了,大人们都见怪不怪。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作者来到海边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孩子正在用手不停地把这些鱼儿转移到海里,就走过去劝他:“小鱼这么多,你这样做是徒劳无功啊!又有谁在乎呢?”哪知,男孩一脸稚气地回答:“不,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说着他小心地把手中的小鱼抛到不远处的海水里。当初读了这个故事,并未做深入的思考。现在,当我把这个故事与下午的事情联系起来时,我才隐隐地感觉到,我们的教育经常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孩子们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对教育、对生活的认知和需求!
   我们更多时候就像故事中的“大人们”一样,总习惯性地以成人的眼光、以自我为中心来要求学生这样那样,习惯性地以理想的标准来评价孩子,可我们多少时候真正走进过学生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在这样长期的教导和压制下,孩子们也就按部就班、逆来顺受,事事都迎合老师的“口味”,以老师的评判标准作为自己知人论事的模本,没想过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教育的结果,造就的不是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而是一条又一条只能生活在浴缸里的鱼,就算江河在眼前,也没有意识游过去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关注学生的纪律表现、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大处”的同时,也要多关心多注重细节,诸如作业本批语、表扬批评、食宿冷暖、身心状态、素质评价等显性的或隐形的内容,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贫困生、特殊家庭学生、特异体质学生更要事无巨细。或许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声随意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热情的评价、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幸福的涟漪,而奇迹可能就此发生。当你因为学生糟糕的表现而气恼时,你不妨多一点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许你心里就会少一些怨气和怒火,多一些柔情和关爱,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有一句话很流行: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我们关注他们是否成绩优秀、是否道德优良、是否特长出众时,还要关心他们是不是有烦恼、有疑惑、有心病、有隐情、有困难,他们生活得“好不好”与“累不累”同等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己,我们就应该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陪伴他们一路前行。
   千万别忘了:我们不在意的,也许正是孩子们在乎的!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聚仁振兴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