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修辞 扮靓开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巧用修辞,文章一开篇就语言美、情感美,让人悦目赏心,感到振奋和快乐。巧用修辞,文章一开篇就点明主题,令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势,有一见倾心之妙,有引人入胜之功,有画龙点睛之效。巧用修辞,扮靓开头,让文章在开端如靓丽的佳人,明眸善睐,留下精彩一瞥。
  
  一、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点染主题
  
  排比可以用来加强文章气势,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语言散放中见整齐,整饬中见灵活,读来朗朗上口,显露出错综美与节奏美、音乐美,显示语言的高超功力。比喻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调为多彩,变无声为天籁,变无味为韵味无穷。对比可以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巧妙设问,造成悬念,发人深思
  
  例如2010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点燃幻想之灯》的开头:
  是谁在积灰已久的书卷边,用微光拂去尘埃?是谁在幽暗昏惑的旅途上,用光明扫除退缩?是谁在平静无奇的大脑中,用光线掀起波涛?
  是幻想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走出茫漠与昏惑,带领着我由尘世走入天堂。
  开端围绕“点亮一盏幻想的灯盏,让生活的空白处常见丰盈,于生命的坍缩处,流淌出希望的辉光”的主题,一连串的“问”和“ 答”,开启思绪,突出了主题。开篇设问造成悬念,吊人胃口,激发读者情趣,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三、引用或化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营造一种哲理氛围、诗化意境,增强文化底蕴
  
  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谚语俗语等,或唤起读者共鸣,或突出人物性格,或说明事理,或点明中心。既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诗化意境,又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既可以使句子厚重、凝练、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意蕴,又使文章有一种理直气壮之势,闪烁着一种理性的光辉。巧用古诗词,既平添了许多诗香古韵,显示自身丰富的文学积累、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使文章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引用:直接摘取诗词原句插入文中。化用:将诗词句加工并揉和到现代白话语言中。引用、化用是对他人智慧再次镀金后散发的美丽。把诗词的矿石扔进自己思维的熔炉,锻烧后流出来的是智慧的金子。把诗词名句拆开来,揉碎了,拉长了,取词摘句,词句重组,画面想象,让古诗词焕发新生,化为一幅幅美妙的图景。一个个满含情趣的意境,让紧张的读者轻松了,诗意了,陶醉了!
  例如: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飘逸的太白,可愿为我拉来九天的银河,千尺的飞流。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
  文章巧妙地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词句重组,让语言诗意和文化底蕴浓得化不开来。
  
  四、运用比兴,营造气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比兴开头法:就是从某种类似的具体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入手,从而引出所要证明的观点的开头方法。这样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如果能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也就更有文采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开掘,从名人、名事、名言、名德等方面灵活地选择运用。例如:
  1.名人+名事
  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
  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
  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
  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2.名人+名言+名德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3.借物起兴式
  开端先以简洁的语言从描绘其他事物或景物开始,然后再结合主旨阐述话题。这样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例如:
  (1)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雨滴放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做甘露亲吻万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的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放弃》)
  (2)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人生因宽容而异彩纷呈。(《宽容》)
  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巧用修辞,让读者惊叹:此文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灵活运用修辞吧,描绘你精致的容颜,舞动你曼妙的身姿,洋溢你充沛的情感,点燃你如火的激情,让文章在开端如俏丽的佳人风情万种,美目倩兮,巧笑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7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