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概论”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晓郁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目前被广泛运用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类课程,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论”课虽然不像应用技术类课程一样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同样可以借鉴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策略与理念。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高职“概论”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以及具体应用,力求探索提高“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 “概论”课 教学设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05方案确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工学结合”是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1]已经逐渐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这一课改潮流对高职“概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概论”课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教学体系中,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提升“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高职“概论”课课程改革应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概论”课教学理念,很容易与高职教育理念产生矛盾,往往不能很好地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与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统一起来。加上社会就业艰难与竞争的激烈,高职学生对价值性不那么立竿见影、与就业关系不那么直接的“概论”课难免产生不良印象。面对这一事实,有必要探索一种既符合“概论”课课程特点又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其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定位,“能力本位”是其核心的培养模式。为此,高职“概论”课教学应转换思路和方法,将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来,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教学体系中。当然,“概论”课与其他专业能力培养不同,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概论”课教学应设法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是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度、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公民;二是具备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三是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较高的是非判断选择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个体生命主宰者。
  2.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高职“概论”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之一
  借鉴高职院校目前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的做法,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作为高职“概论”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之一,确实能给我们教学带来生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2]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任务驱动法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备受推崇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因为它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还符合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能类型总体上可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不同的智能倾向,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高职学生智能类型较多的是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他们更多地对专业实践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内容兴趣不高。[3]而任务驱动法正是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实践中获得感悟。
  事实上,任务驱动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更是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产生出学习成果的策略与理念。虽然任务驱动法目前主要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类等操作性强的课程中,但在“概论”课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概论”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整合创新。
  
  二、“概论”课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
  
  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的教学设计,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开发,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它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先实践后理论,边学边做,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现有的教材与新的教学法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要先开发基于“任务驱动”的教材。在明确课程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有关内容进行整合和二次开发,确定课程内容的组成及顺序安排,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在每个教学项目中具体分解成若干教学单元以实施任务驱动法。教材的开发过程,既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景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所授课程所需教学资源以及最佳教学方法重新整合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为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根据教学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做社会调研、设计方案、做PPT展示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了教学活动中的多边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任务,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组内的每个学生都会产生“荣辱与共”的集体意识,激发了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结合在了一起。
  3.设计课程单元任务。单元设计是一次授课的全面设计,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设计任务环节是任务驱动法的关键环节,课程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课程单元任务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不再以过去的“知识点”为线索,而是以“任务”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为此,教师要作创造性的备课工作,精心设计“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查阅资料、讨论问题,最终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单元的教学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法的单元设计其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必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其串起。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今后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任务驱动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将各项目再细分成若干个具体任务单元以运用任务驱动法。下面以单元项目“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拥护者”为例,阐述任务驱动法在课程单元设计中的运用: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够处理好原则性与政策性的关系;能够灵活机动地处理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难题。
  2.知识目标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与创新之处;了解这一模式在解决民族问题中的意义;认识到以"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3.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歌曲《爸爸的草鞋》或者余光中的《乡愁》,创设两岸骨肉亲情的情境,接着通过视频或者图片文字介绍当前两岸关系的最新情况(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的新变化),从而引出问题、导出本次课的任务。
  4.本单元任务及教学过程
  总任务:写一份建议书“我为祖国统一献一策”
  具体任务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我国历届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努力,自学“一国两制”的内涵。
  具体任务二:通过观看视频《走向缓和――新时期两岸关系》,让学生把握两岸关系的大势所趋并分析当前“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践存在哪些阻力。
  具体任务三:讨论预测台湾问题的最佳解决模式,并写出建议书。
  教学过程: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要求完成上述三个任务,并做成PPT由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展示成果。
  学生自评和互评。每组在成果展示发言完毕之后接受台下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并总结不足之处。同时组与组之间帮助指出不足或不对的地方。
  教师总结点评。教师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展示的成果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既充分发现和肯定学生活动的态度、思维的亮点,又要指导性评价,真诚地发现问题、指点路径,肯定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也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
  交流评价这一部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索做出评判的过程,也是进行反思、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过程。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在恰当否定中反思活动过程的疏漏与不足,从而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学习的欲望。
  5.考核评价
  分组活动中,成员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建议书论证性强、有理有据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组,评价为优秀;分组活动中,组内成员能人人参与,建议书论证较合理、预测较科学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组,评价为良好;能按要求基本完成任务,内容基本正确的组,评价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于小组当中个人表现突出,积极组织、积极发言的学生,另外加分。每次课堂活动记录都保留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概论”课的其他单元项目也可以按照上述教学设计的步骤制定出适合各单元教学要求的任务设计方案。
  “概论”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资源信息处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参考文献
  [1]袁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吴尚智,任小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3]王学利.以就业为导向构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王炳林.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10).
  [5]顾永新.高职院校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的思考.职业技术,2009(3).
  [6]刘宗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学术纵横,2009(10).
  [7]张海平.经济法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企业技术开发,2008(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