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阻碍声乐学习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玉珍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思想感受。在声乐学习中,语言、音乐的感觉、演唱者的情绪等方面对声乐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方言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方言有着天壤之别,南方人可能听不懂北方人的话,而北方人也很难听懂南方人的话。少数民族的语言更是丰富多彩,尽管长期以来国家推广普通话教育,但是,各地的人都有自己的发音习惯,浓重的方言渗透在普通话里,不标准的读音比比皆是。方言带有浓厚的风格韵味,也带着浓浓的乡情,但常常妨碍了声乐的学习。在教学中,许多声乐教师都有同感,很多同学在课上能发的音,下课怎么也找不到了,或许做了相反的解释,这是为什么呢?只能解释为找不到感觉了。其实这里就存在一个严重的习惯问题,即方言的问题。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晋中市的各县,由于处在黄土高原,形成了明显的地方口音和浓重的发音特点。山西话以降调为主,说话位置低、发硬,而用普通话就是升调,说话位置比较高,声音听起来明快、轻松,如果用方言去唱,就很难归韵正确、字正腔圆。如:大同话鼻音重,没有前鼻音,软腭无力,所有这些习惯不是一日形成,所以无法在短期内改正。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最简单的韵母开始,作字的元音练习。把自己原来的习惯放在一边,不要去强调,有时越说越严重。首先要求学生要讲普通话,用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作发音练习。在歌曲练习时,要先说后唱,把歌词大声说出来,把每个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发声”、“引长”、“归韵”,三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有机联系着,任何一部分的不恰当都会影响每个字的清晰和响亮。把每个字引长去练,这样才能做到吐字有力,收音恰当。第二,课后感觉好时应加强练习,精神上放松一些,使其愉快的记忆多于不快,让学生有好的感觉,兴奋的心情,有想唱的欲望,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因为个别字唱不好而失去歌唱的信心。
  
  二、听的错觉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听自己的录音不像自己,唱歌的地点一变就无法适应。这是听的错觉造成的,是声乐学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声乐艺术是“人声”来完成对音乐和情感的表达,它需要通过人的主观控制来完成,所以歌唱者常常在演唱过程中感觉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实际的声音效果不相符合,从而产生错觉,或者是自我的演唱感受与实际不相符合,从而产生错觉。针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找出原本是属于自己的声音。学习声乐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挑选声音,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适合怎样的方法,而不是简单模仿。喜欢什么样的声音就简单地模仿,失去自己本来的特点。发声时上下通畅,声音协调、流畅,发声器官无不良感觉,那么就照此练下去,巩固这种感觉。有的学生地点一变就无法适应,在琴房唱还可以,一上舞台就茫然不知所措,发出和在琴房的声音截然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空的房间或楼道里唱歌很过瘾,很好听,而在摆满东西或坐满人的教室里就觉得声音小、不好听了。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心感觉,这是通过运用歌唱时身体发声器官引起的明显承受感和一定部位的内在感觉来指导歌唱,这种内在感觉和声乐技巧是相适应的,是最准确的方法,用心去感觉。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好的感觉时就让他多做几次巩固这个感觉。往往别人听见好的声音,自己不一定喜欢,甚至觉得难听。因为耳朵离口腔最近,一般声音位置低发散发白的声音,自己听起来又响又亮,很过瘾;而声音位置高了以后到了头腔,远离耳朵,听起来声音小了变暗了,这时最好把声音录下来,一听就会明白。当这种好的感觉巩固后,听习惯了这种声音,反而觉得原来的声音不好听了,对声音的错觉也就解决了。
  
  三、情绪对声音的影响
  
  声乐学习是灵活的教学,灵活性表现在多方面,同一首歌曲不同的人唱出来,就有不一样的美。同一个人在身体状况不同、心情不同、时间不同都会出现某些变化,这些因素对演唱时的影响是无法精确计算的。人在生病时处于消极状态,身体机能较难调动,发出的声音肯定没有正常时好。声音的形成和发展用自然科学的法则是可以解释的,而情绪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无法计算的,这也是艺术与技术的区别,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是歌唱的灵魂。音乐如没有情感,将是苍白的、无力的、更谈不上去感染人,没有情绪的演唱,无论技术多精湛,听了也索然无味,也不能打动人心。在教学中,一首作品拿过来,首先要先识谱,将谱面作大概的段落划分,特别注意强弱和表情符号,将歌词反复朗读几遍,弄清歌曲要表达的内涵,在情感上的作用、强弱的搭配上作几个标记,使心中对整个曲子做到心中有数,抓住作者的构思情绪,使学生渴望去表现,在表现作品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表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四、心理作用对声音的影响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平时唱得很好,但在考试或演出时经常出问题,忘词、跑调、手足无措,更谈不上好的声音,与平时判若两人。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一个积极的、稳定的心理造成;二是不注意内心听觉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排除心理上的干扰,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激励式教学方法,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歌唱充满自信。其次,要多参加舞台实践,让学生积累舞台演唱的经验与自我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冲破自己心理上的界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自己把歌唱方法做了不正确的解释,在心理上给自己假定了一个框框,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当按自己的理解无法唱对时,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往自己认为错的地方去唱,“向相反的地方去做”。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唱出的声音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因此,必须在心理上打破自己设定的界限,多动脑多实践,才能使声音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在声乐教学中,以上几个方面对声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声乐教学的整体性与灵活性。一方面,不能撇开正确的发声状态这个大前提去孤立地讲情绪,也不能脱离歌唱状态而孤立地研究字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注意声乐教学的灵活性,不能生搬硬套。在教学中,使各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顾此失彼。注重整体歌唱的理念,才能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艺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