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因此专业技能的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借鉴西方教育教学理论,从主、客观层面分析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因素,有助于提出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教学策略
  
  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因此专业技能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情况反推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其状况不容乐观。有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理论水平不及本科生,职业技能与中专学生无异,在同等情况下,宁愿选择中专学生以降低工资成本。导致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欠缺、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具有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原因。从大环境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导致教育结构不合理,出现了专业技能培养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从高职教育的现状看,一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重视做“大”而忽视做“强”;二是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固守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与教材强调的是知识的学术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及编写教材;三是专业技能课程效益低。专业技能课程是获得直接经验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职业态度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界,仅仅将专业技能课程称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在观念上并没有将其当作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就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和能力的发展。对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教学环境本身加以探讨。
  
  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因素
  
  学习效果是个体的智力、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技能学习而言,克伦巴赫(J・Cronbach)认为:“最好是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准确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的一种操作。”与技能的“习得”、“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比,我以为,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即主观层面的因素,另一个是学生个体以外即客观层面的因素。
  主观层面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加涅1997年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指出,学习结果分为五种:(1)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陈述表达的知识;(2)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3)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认知活动的特殊认识技能;(4)技能,指习得的、有意识地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5)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这五种学习又可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与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几乎成为一切学习和教育心理学家的共识。根据以上分析,我以为,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认知因素。受认知因素影响的学生智力发展相对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他们通常是孤立学习,机械记忆,难以上升到意义学习、逻辑辨义的层次,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动作技能费时多,效果却不如其他学生。
  2.情感因素。受情感因素影响的学生智力正常,反应灵活,只是由于学习态度、动机、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而致动作技能学习困难,具体表现为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态度消极,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能始终如一。
  3.动作技能因素。受动作技能因素影响的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机械,动作呆板,死记硬背,动作技能的学习迁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较差。
  客观层面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源层面的因素。笔者对江苏省近年来就读高职院校的专科新生的录取分数线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就读高职院校的专科学生高分人数少,低分人数多,特别是2005年、2006年招生录取实施平行志愿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笔者在对学生的志愿选择及以往的学习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感受、学习动力状况的自我评价与学习体验、未来职业选择等作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学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并不了解所选学校的性质与所学专业的目标,很多学生就读高职并不是渴望学习,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相对欠缺,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认为自身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文科生学习理科的内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入学后往往看不清学习职业技能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高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2.学校层面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中发生的,包括学习动机、认知水平、个性特征等无一不受到学校这一集体特别是教师的影响。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被鼓励和被肯定,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期,更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评价。而在高中阶段,学校往往重视对高考策略的研究,忽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对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的措施不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与期待,面对高考,超负荷的学习任务和不恰当的教与学的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近几年来,关于本科生教育质量下滑的议论较多,事实上,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技能知识含量不足等现象严重制约着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3.社会家庭层面的因素。奥苏伯尔还认为,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教育条件)也是应该加以讨论的一个变量,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对学业成功的渴望和成就动机以及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均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社会上知识技能与收入不成正相关的现象,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文化素质与教育理念的家长对教育赋予的不同评价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要求、奖惩目标的不同,都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产生相应的影响。
  
  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策略
  
  合理确定专业技能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努力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层级关系,从任何特定的学习目标出发,都可以找到一些作为先决条件的更简单的学习目标。换句话说,一个特定的终点任务,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从属任务或子任务,所有的子任务分层次排列,低水平任务必须在较高水平任务掌握之前完成。我以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学生持续地拖欠“子任务”从而难以实现“终点任务”造成的。通常一套完整的专业技能可以分解成同时或按先后次序出现的局部技能。譬如,《实用组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特点且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操作内容较多,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章节划分为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具体地说,可以将本课程的内容分割为六大任务:(1)局域网的解决方案;(2)局域网的布线与连接;(3)局域网的操作系统与客户机的配置与管理;(4)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架构方法;(5)网络的管理与安全;(6)局域网的典型应用。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操作,自己分析设计具体的“子任务”及解决办法,课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让学生互评,达到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预见每一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给予学生适度的期望和要求,激发他们向“最近发展区”努力。
  激发动作技能学习动机,驱动专业技能学习的动力系统动机是学习动作技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他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认知内驱力与自我实现的人的“了解与理解的愿望”有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大致与“尊重、自尊”的需要相对应,附属内驱力则与“爱和自尊的需要”相对应。显然,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强调的是学习中的动力系统即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按照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是由某种欲求或需要引起的。因此,我以为,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应通过“需要”即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对学生未来参与竞争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引发社会性内驱力,培养远景学习动机;通过“好奇心”即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时产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培养强烈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成功的体验”即依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提出适度的期望并寻找可能成功的突破口,使其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获得新的成功。
  创造专业技能学习情境,提供专业技能的有效指导与示范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从而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由于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学习者只能觉察自己的一部分动作,而难以看清整个动作的表象,因此,创设情境与指导示范非常必要。
  1.创设情境,使教学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或渴求。譬如,《实用组网技术》这门课程可以利用校园网络环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创设情境教学的优良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与互动学习交流。创设情境时,一要注意情趣与情境的交融,二要联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三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2.指导示范,呈现动作技能的全部过程,引导主体参与活动。指导示范,一要注意启发与反省,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过程中产生观念、论证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二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要从“引”到“扶”,从“扶”到“放”,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切不可喧宾夺主;三要注意防止信息负担过重,许多研究表明,在动作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要使指导示范有效,必须慢速分步进行,因为初学者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动作时,往往顾此失彼,很容易因信息量过多而导致超载,当超载发生时,动作技能的学习也就终止了。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高职教育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经历真正的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的。因此,高职教育课程门类、结构与内容的开发必须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结构中的逻辑主线地位,以职业岗位上完整的工作程序为逻辑顺序,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技术实践知识,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关注专业技能与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教师不能选择适合自己教育的学生,但可以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研究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因素,旨在探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在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转换,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示范者、组织者、策划者,同时要成为共同的学习者、正确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者。专业技能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且教师的导应是隐性的,学生的学应是显性的、自主的。
  
  参考文献:
  [1]加涅(R.M.Gagng)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加涅(R.M.Gagng),布里格斯(L.J.),韦杰(W.W.).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86.
  [5]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0,(6).
  作者简介:
  王明芳(1964―),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8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