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兰惠

  一、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创设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的课程发展中,我们应与学生是作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相互对话与合作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新型师生观便使师生从“中心”发展到民主平等。过去“教师中心论”曾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服从和被动的地位;此后的“儿童中心论”将学生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人需要。新形势下教育中的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论”,把师生关系理解为“平等的对话关系”,使师生观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基础之上,试图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完成了当代教育理论中的师生观转向。
  
  二、以相互理解的真诚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形势下师生之间追求的应是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思维即“反思”在交往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开放的交往中,他人以及自我的思想都成为反思的对象,经过反思的新思想又重新成为反思的对象,从而使认识不断深入和具有解释的意义。因此,师生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而是彼此间思想、认知、意义和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双方精神的变革过程。对话激发、碰撞思想的火花,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博爱。
  
  三、以情感和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需要感情的保障,平等是一种情感约定,是出于师生自我的责任对对方发生作用,而不是以外在的规范和功利性为准则。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均处于一种真实的状态,不以理性的迫使和规范性为取向,迥然不同于传统师生关系固有的形态和模型,而是直接面对,以各自真实的面目示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把民主平等运用到师生观中,使师生观的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形成师生交往中所需要平等意识,最终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现代的师生观客观上促进了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创造性的发挥。现在人们认为创造性是人生真正乐趣所在,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动的过程。在平等的对话和理解的交往中,学生的智能得以发展,教师的自我实现价值需求得以实现,两者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极大地放松和满足,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愉悦活动。
  
  四、以爱心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信任学生。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而已。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不仅是一个能不能做好教师工作的问题,还是有没有一个为人、为师应有的道德问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任何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谴责的。而尊重信任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并不是要求教师放弃对学生批评教育的责任,如果是这样,那就变成了放任。批评教育学生,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在被漠视和污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既学不会尊重人,也不会自尊,心灵麻木,自尊丧失。
  关心爱护学生。这是一种对学生带有责任感和对他们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并走进他们的心灵。当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尊严、合法权益受到践踏和损害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这样的教师不仅为学生所爱戴,也为社会所称道赞赏。关心爱护学生蕴涵着对学生做人成材的渴望,蕴涵着对祖国兴旺发达的渴望,蕴涵着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在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是自觉地、完全地建立在关心学生的基础之上,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也会被学生所尊重信任,进而容易使我们对学生产生关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五、以人格魅力塑造新型师生关系
  
  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威信在所有教育手段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我们在实践中应做到充满活力,总能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情绪,要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总是那样年轻而富有朝气,那样地热爱生活、奋发进取并具有吸引力,永远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欢颜去感染学生;他务实而不做作,不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小聪明,也不在学生面前贬低他人人格。因为他清楚,一个猥琐性格和消极情感的教师,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人格,也会玷污学生的纯洁的心灵。所以他总能以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