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软交换技术应用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软交换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软交换技术作为新一代智能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具有广泛的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 应用 发展
  
  一、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一些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产品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使软交换成为NGN最为活跃和热门的话题。
  
  二、软交换的应用
  
  伴随着软交换多年的发展,现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软交换应用。在这些应用中,有两类应用非常符合软交换以分组交换为基础提供传统话音业务的定位。这两类应用分别是:软交换在语音长途网中的应用以及软交换在周网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
  1 软交换在语音长途网中的应用
  首先,软交换应用于语音长途网相比于传统电路交换具有如下优势:更大的系统容量使得网络结构更简单:资源调配效率更高。软交换设备的呼叫处理能力大于传统交换机,因此在部署语音长途网时,可以设置更少的交换节点。交换节点的减少所带来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最直接的好处是网络结构变得简单,路由的配置和维护也更为容易。间接的好处还有减少了机房的占用面积-降低了传输资源配置的难度等等。
  其次,软交换应用于语音长途网,回避了这种技术在其他场景应用所遇到的问题。第一,长途网软交换不携带终端用户,避免了安全攻击、用户资源控制等问题:第二,长途网不涉及城域网或接入网,而骨干IP传输网的带宽又比较容易保障,因此也不存在OoS保障问题。
  2 软交换在网络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
  用软交换替代传统汇接局交换机,可以为网络带来更低的维护成本。另外得益于软交换网络容量大、扩容方便的优势,在今后本地网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承载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只需在端局层面放置更多接入网关(AG)或中继网关(TG),在软交换设备中相应地增加处理板,对网络的架构没有任何影响。
  另一方面。软交换对智能网的支持也使得其足以胜任这一角色。对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的支持已经成为软交换设备的一种必备能力,无论采用IP承载INAP(INAP over IP)的方式,还是通过信令网关(SG)进行信令转接的方式,软交换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与传统智能网设备的对接,同时软交换本身还可以具备业务交换点(SSP)的功能。
  
  三、软交换网络架构的发展
  
  尽管软交换的网络架构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国际标准,但是在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网络架构,这个网络架构中主要包括软交换机、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设备。软交换的架构应该说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对服务质量增长的需求,人们对这个构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引入业务接入控制设备就是变化之一。IP地址,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法攻击和非法建立连接:另外,所有媒体流都必须通过SAC转发,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带宽资源的占用,并实现对媒体流的监控。
  在原有的软交换架构下用户之间的媒体流建立是不受控的,通信双方以及用户与核心交换设备之间相互暴露IP地址,这就可能导致非法攻击、盗用带宽以及非法建立连接等一系列问题,业务接人控制设备(SAC)主要部署于软交换核心网络与接入网络之间,主要包括信令流代理、媒体流代理、地址翻译、资源控制、媒体流监控和管理等功能。增加SAC设备后,软交换核心设备的IP地址对于终端用户来说不可见,通信双方也无法看到对方的增加SAC设备可能引起软交换架构的另一种变化。就是将用户的鉴权认证功能从软交换设备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鉴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这是由于SAC设备也需要访问AAA服务器,检查用户的鉴权信息,内置于软交换设备中难以满足这种需求。AAA服务器保存用户接人层面的计费、认证和鉴权信息。并负责密钥的分发和管理,同时AAA服务器还要保存和软交换用户相关的信息。如位置信息或IP地址信息等。
  SAC、AAA服务器、外置用户签约属性数据库等功能实体的引入,无疑会提高软交换网络的安全性和业务灵活性,可能是软交换网络架构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现在电信网设备制造商的开发重心已经向IMS网络迁移,对软交换网络架构的继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软交换业务的发展
  
  在软交换刚刚流行的时候、人们曾经希望软交换支持所有可以预见到的业务,包括语音业务、视频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IMS的出现,人们应该更理性地对待软交换所支持的业务。
  软交换的业务应该首先定位于对传统电话业务的继承,这些业务包括:传统的长途话音业务、传统的C5端局本地话音业务、各种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补充业务,以及传真、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接人、调制解调器(Modem)接入等基本的窄带数据业务。
  软交换的业务还可以在传统电话业务基础上进行增强和扩充。比如同样是呼叫前转类业务,在软交换上可以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只需要借助媒体服务器或者软交换上的媒体资源处理板,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语音的混音,因此会议电话业务一般都成为了软交换业务中的标准配置,
  最后,在软交换网络中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IP多媒体类业务,例如基于SIP的点对点可视电话。虽然基于SIP的业务更多地会在IMS中实现,但是对于同样支持SIP的软交换而言提供某些基本的SIP业务非常容易,所增加的成本也不高,
  
  五、结语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性技术,可以对PSTN向分组网络的过渡提供无缝连接。在电力通信网、电话网等多种专业网都很有应用前途,将为网络的演进作出巨大贡献。软交换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方向。但软交换只是网络革命的前奏,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3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