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从学校教育中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六个方面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学生 创造性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当今国际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数学学习上的创造性主要指学生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或“独创性”的运用,其实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性思维品质。我国的中学生由于过去的数学教学模式,使他们在动手实践、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及数学态度的习惯上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某些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改变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手段。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作一些探讨。
  1.创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会学而教。教学观念的创新,就是要在素质教育质量观的要求下,充分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追求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重视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学习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强调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在改进教法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教是为了学”这一根本目标。
  2.创新教学目标: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开发受教育者创新素质的教育。因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会学生一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并且更注重对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思维发展的求异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2.1 利用一题多变,训练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精选例题,对学生进行灵活多变的变式训练。如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量的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或因果关系,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结论,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剖析,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寻找一类解题规律,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促使学生从顺、逆、侧等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2.2 一题多解,拓新固本,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一题多解从方法的角度考虑,具有变通性的特征。开展一题多解训练,能使学生思维朝着各个方面发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每一个例题,也要求学生用几种不同解法完成作业,这样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创新教学内容:以新教材为基础,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新教材删减了部分传统的教学内容,新增近现代数学的初步知识,部分章节安排了“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现实教学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和教育评估机制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的高中研究课形同虚设,或干脆不开设研究课,将本应学生为主体活动的课堂变成教师一味灌输的舞台,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训练变为令人生畏的推演和重复不断的形式化训练。从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的情况,我们发现,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接受的学习心理是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的一大障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让学生体验到研究性课题学习对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独特作用,从而激发对研究性课题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去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了解手机话费的收费情况并进行比较,去自来水公司调查生活用水收费情况等方式,得到数据资料,形成并解决问题。
  4.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实行开放性教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段话,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学校主要教学“答”,提问的权利大多在老师,这也是我国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应突出体现在问题提出和解决方法上,即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的思维方法。教学的首要环节不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点,而应是精心组织材料创造性的设计问题,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余弦定理时设计如下:
  问题1:在△ABC中,AC=b,AB=c,BC=a,∠A =α,当α=90°时,a2与b2+c2的数量关系如何?当0°<α<90°时呢?当90°<α<180°时呢?
  问题2:引起a2与b2+c2的数量关系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教师提示,借助电脑演示,再课堂讨论,最后归纳出:a2=b2+c2f(α)。
  问题3:f(α)=?怎样确定?利用特殊值法,令α=30°、60°、120°、150°,在此基础上猜测a2=b2+c2-2bccosα。
  问题4:如何证明?请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
  以上教学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4个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归纳、猜测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思维自由驰骋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创新教学手段:借助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数学有很多内容抽象难以掌握。如代数中的函数和解析几何中曲线性质的研究;立体几何中空间图形,翻折变换,线面位置关系;柱、锥、台的侧面展开过程;有关射影的性质等等。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色彩与闪烁结合起来,利于直观教学、情景教学,这就为学生认识概念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认知环境,在探索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其他教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课中,由于学生对A、ω、φ的改变引起的图形变化感到繁难又复杂,以致正确画图感到困难,运用相应的教学软件――《几何画板》后,只要改变A、ω、φ中的任意一个值,就可以观察图象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就很容易归纳出规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