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本:语文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关键词】文本 语文课堂 有效对话
  
  1.有效对话的基础在于潜心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共同的中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首先要加强与文本的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依据文本,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如何做到潜心文本呢?
  1.1反复朗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在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课堂。”许多特级教师都会熟练地背诵课文,那是他们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的结果。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只是拿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浏览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与教材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当然是粗浅的。教师对教材没有感悟的过程,又怎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1.2思考品位。有专家说,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称之为“备课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因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为组织课堂对话服务的。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一方面要把自己当作学生进行思考:我现在就是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哪些感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自己的阅读思考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如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语言特点。哪些地方有空白,可驰骋想象;哪些地方画龙点睛,蕴涵丰富,可细细体会;哪些地方词句精炼,值得咀嚼推敲等。只有教师自己有了一番钻研和涵咏,有了一番深切的感悟,一番真情的感动,文本中学生人文精神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三维目标如何有限整合也就基本成竹在胸了,才能真正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
  2.有效对话的话题构建要来源于文本。课堂上要实现有效的对话,必须构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对话的话题。作为对话的话题应具备开放性、概括性、针对性、适应性等特点。必须以课文为凭借,师生、生生、生我之间进行有序的互动,其方式是学生能以课文为基点,阅读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并在与这一话题的相关活动中深入理解“对话”话题的内涵,拓展认知领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达到视界融合,最终实现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教学。远离文本“回归生活”,是很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正确的态度应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联系生活用好用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并适时适度地引进生活世界的有关内容,通过自己的再创作,使教材内容更具科学性、结构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文本资源的价值。若置教材于不顾,只是热衷于交流课外得来的信息资料,岂不是喧宾夺主,舍“本”求末。
  必须指出的是,一节课的不同阶段,确定话题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疏通课文阶段,话题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整体、准确地感知文本的文面意义角度来确定;在理解课文阶段,话题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涵的角度来确定;在品读课文阶段,话题应侧重于从引导学生领会语言形式的角度确定。
  3.有效对话的过程展开要始终紧扣文本。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这是由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所决定的。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要使对话过程不偏离文本,教师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语文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才能心中时刻装着文本;有了这个意识,才能迅速地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出现的偏离文本的苗头并及时引导;有了这个意识,才能敏锐地捕捉师生对话过程中生成的紧扣文本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使得师生间的对话不但精彩,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有效对话的方向引领要尊重文本。一位教师教《落花生》一课,在学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更喜欢谁。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于是,教师让学生展开辩论,最后,“桃子石榴派”战胜了“花生派”,“做人不仅要对人有用,而且还要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这位教师看起来确实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了多元的解读,可是忽视了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违背了作者创作的初衷。文本本身并没有否定桃子和石榴的价值,而是突出赞扬了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更加实用。作者借落花生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就是注重实效,默默奉献,不图虚名,不求炫耀。这种品格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很可贵的。
  一篇课文有公认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材料,人文价值是文本的核心,阅读教学中如果这一核心不能得以体现,就不能称其为成功。
  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有“对话”时的智慧引领;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有课堂的精彩生成;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根本不会实现对文本的尊重,对语文的尊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