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桦

   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发展、人格魅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这门课程,让身心处于发展时期的青少年,为其自我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极强的教学科目。初中时期是重要的转型时期,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无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想培养方面等有显著意义。该课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程切合新课改
   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广泛深入及贯彻落实,使思想品德课一改传统教材陈旧、枯燥乏味的现象,一改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质量差,在应试教育下思想品德课程难教厌学的困难局面。新课改下初中思想课程教学一改常态,切合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要求,既让学生牢固掌握教学知识,又从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教学大纲,有目的性及针对性地对教材中的基本原理、重要概念及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的细致讲解,教学考点进行习题精练。在作业评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仔细评讲,帮助学生寻找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对尺度:教材与大纲的尺度,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尺度,练习难易程度与考试试题的接近尺度。
   二、推行新教学理念下思想品德学科考核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激励与调控;评价的主体应从单向转向多元;评价内容应从过分倚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模式应从过分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的结合。
   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常规教学评价的单一体系,采用多元化的三结合对课程学业进行评定,即考核形式上的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考核内容上的认知行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情况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体系,利于学生对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升知识整合水平。
   三、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课程理念
   作为新课程改革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的思想品德课,需克服应试教育模式下思想品德课程为应试教育而开,学生为应试教育而学的状况,切实施行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各方面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以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达到落实思想品德课开设的目的所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等新的教改措施,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被动学习”的“填鸭式”落实教学理念,在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本中的思想品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自我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在情境中利用自我已有的经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自身发展,引出《磨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四、解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性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心理发育特征,切合教材整体目标安排体系,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构建学生自我的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追求有意义的高尚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切合学生的思想发展,强调并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与思想性,加强人文意识的修养熏陶,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
   (作者单位 贵州省毕节市农场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