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档案职业影响力要素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形态,档案职业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档案职业的存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档案职业影响力大小,除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外,也与档案职业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关系。笔者对影响档案职业的要素进行剖析,以期为档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档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348-02
  
  一、档案职业主体对档案职业的影响
  主要研究下列问题:有多少人在从事档案职业,即档案职业主体的规模;是什么样的人在从事档案职业,即档案职业主体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他(她)们是怎么进来的,又是如何更新的,即档案职业的资格准入条件(入口与出口)问题;他(她)们主要依靠什么从事档案职业,即档案职业主体的技能尤其是核心技能的界定与获得问题;等等。第一,档案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考察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是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健康状况去衡量。档案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档案职业影响力起主观能动作用。高素质的档案职业群体将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报酬;反之,社会声誉和社会报酬都会降低。第二,档案职业人员的工作业绩。业绩是指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或取得的重大成就。档案职业人员的工作业绩主要是指完成的各项指标、政府、社会和公众的满意度,效益及社会影响等。档案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决定其效益主要是考察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在档案职业活动中不能有效测评,因为没有测评的依据、标准和尺度。档案职业人员工作业绩主要测评档案职业主体所完成的各种工作指标,如收集档案的数量、保管的质量、开发出的技术产品水平、档案开放利用的人次及满意度以及开发的档案二次文献的数量及质量等综合衡量。在一定的投入下,其完成的指标高、满意度高、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就能证明其工作业绩好。与之对应,档案职业的影响力就相对较大,反之较小。
  二、档案职业客体对档案职业的影响
  第一,从档案资源的宏观配置与微观结构角度,研究档案资源总量的丰裕度、配置的合理度、质量的优良度,尤其是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与国家档案管理体制的关联性出发,研究私有档案资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管理、怎么利用”的问题;第二,从档案资源的藏量与功能角度,研究档案资源的垄断性与影响力,即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辅助决策、保存历史、传承文化、公众休闲等的功能定位,文件转化为档案后作用的随机性,随时间推移而表现出来的档案价值运动规律等;第三,从档案资源的开发与获取角度,研究档案资源的稀缺度、档案资源产品形态的多样化,以及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方法、技术与手段等问题。档案资源建设的终极追求是:从基础工作角度来看,应以管理为中心,处理好以管理者为主导的档案职业主客体关系,实现档案资源的藏量丰富、配置优化、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从利用工作角度来看,应以服务为中心,处理好以利用者为主导的档案职业主客体关系,达到档案资源产品的形态丰富、手段多样、服务到位。
  三、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对档案职业的影响
  我们所提出的核心技能是一个职业所拥有的特殊技能,该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实习或实际经验才能获取。职业核心技能能把该职业与其他职业严格区分开来,是该职业被社会认可的一个关键标志。比如:理发师的核心技能是高超的理发技术,医生的核心技能是其手到病除的能力,律师的核心技能是通过客户提供的证据与拥有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法律知识的结合为客户提供胜诉机会的能力等。核心技能获取的难度与该职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密切关联。在职业构成的基本要素中,档案职业的主体和客体是通过职业的技能实现结合的。档案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档案管理活动的业务内容及其知识水平得以体现的,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和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然而,档案职业的技能中,一些只不过是简单的操作方法。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是什么呢?考察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和基本方法,可以得出结论,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还需从档案的保护和档案的编研及提供利用的过程中实现。因为只有这些最本质的活动满足我们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保护档案以传递文明,开发档案以提供利用。为此,笔者认为,档案保护的核心技能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辨别原始文件真伪的技能;有资格和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提供原始文献的真伪鉴定证明,而不仅仅是提供档案文献资料和原始凭证。二是信息的保护技能,包括信息载体和信息内容的保护。信息载体包括以纸质载体为主的传统载体和声像档案等新型载体,具体包括录音录像、照片、软盘、光盘、硬盘等的保护,从而研究出延长各种信息载体寿命的技术和方法。信息内容的保护包括信息内容的完整和信息内容的安全。提高信息的保护技能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和提供最真实的信息内容。三是档案编研技能。对档案的利用目的来说,原始档案作为凭证或凭据毕竟是档案作用的一部分体现,档案的文化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实现,笔者认为,应通过对原始档案内容的深层次开发,根据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有的放矢,开发出系统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完整的二次档案文献,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精华,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发出毫无利用价值的二次文献。档案的编研技能要求有敏锐的政治觉悟、高度的人文修养、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正确的市场判断力。真正达到:文件真伪鉴定――找档案馆,信息和载体保护和技术――找档案馆,权威文献利用――找档案馆。
  笔者对有学者提出的“目前档案职业技术化”的说法不敢苟同。我们不能因档案职业人员会测试和调节温湿度、会缩微摄影机的使用、会计算机基本操作,就宣称档案职业技术化。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现代家庭会使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设备,我们说家庭出现技术化趋势,显然是无稽之谈。档案部门辨别文件真伪的技能仍有待提高,尤其是现代技术条件下,信息的易逝性和易篡改性越来越突出,然而,档案部门至今仍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传统的档案保护技能没有很大突破,对光盘、软盘等新型载体的“短寿”仍显得无计可施。档案的编研内容和编研水平也值得我们反思。目前,我们的核心技能掌握得实在太少,许多档案职业活动是自然能力的延伸,这或许也是档案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