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堂好课的命根子是什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遇到很多问题,诸如教师变成了“文本之外材料的投影者”;学生由“仔仔细细的阅读者”变成了假体验、假互动的“表现者”;课堂上,气氛活跃了,文本理解却淡出了……
  什么是语文教学真正的“命根子”?用什么来真正规范当前的课堂教学?什么才能引领课堂教学走出新课改的困境?
  
  一 教学追求的“命根子”是“达到不需要教”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应该是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永恒的文化追求。如果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跳进水里能够畅游,登上船只能够荡桨,那么,学生的素养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于最基层的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达到不需要教”――“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本应该是进入新世纪投入更多的精力认认真真地研究的――我们在上个世纪末并没有研究好、运用好,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恰恰被完全淡漠,甚至抛弃。很多教师,并不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当作中国语文的“特色内容”加以思考,导致很多公开的课堂教学,诸如观摩教学课、获奖教学课,甚至很多杂志上刊登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走向了追求浮躁与肤浅的迷途,课堂教学离真正的语文教师要实现的文化使命很远很远!
  我们看一位教师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故都的秋》的片断: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五幅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是如何表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的。我们分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前后同学再组合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负责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成果汇报给大家。[10分钟后]
  师:好,研究交流结束时间到。我们先请第一组的中心发言人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同学们汇报。
  生:作者“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就是这样表现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的。
  师:分析得不错。下一组,你们研究什么?……
  《故都的秋》是应该让学生细细品味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静静品味了,才能走进作者那特殊的心境之中。这是需要创设一种“清、静、悲凉”氛围方可让学生“有兴趣”阅读的课文。可惜的是,这节课上竟然是“轰轰烈烈”的一片讨论声,是“热热闹闹”的研究声。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更多学生连“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都不知道,便几个人一组进行“研究”“探究”了。而从学生发表的“探究结论”来看,也没有丝毫研究的“含量”,充其量是“阅读摘抄”,这是小学课堂上都能实现的“研究”。这节课上,我看到,教师成了“研究结果”的“引出者”,学生成了研究结果的“汇报者”。整节课上,学生成了“假研究”结果的汇报表演者而不是文本情境的感受者,文本精神的承传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学生发表结果之后问一个“下一组,你们研究什么?”,小组“汇报”结束了,课堂教学在“这节课大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我们就上到这里”中“戛然而止”了。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发展在哪里?教师的善教善导体现在哪里?表面上看,这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是严重的“语文秀”“课堂秀”。
  当前的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展示课,大多如此。学生对文本还没有解读好,还没有会意文本意义,进入文本情境,老师就让他们开始“研究性学习”,就不断地投影文本之外的所谓“拓展性材料”,来“丰富意境、增加深度”,进而开展“比较阅读”,提取共性问题……一堂课变成了教师“倾倒”材料的课,学生忙于那些课外新奇材料的“感受”,离文本情境越来越远。这样的一堂课下来,材料学生倒是接触不少,但教材文本这块“课程宝地”却荒芜了许多。这样的课堂,教师“讲”得倒是很少,学生“动”得倒是很多,但都不是围绕“文本解读”的“动”。一堂好课的文化使命,应该指向细细品味“这些语言”所表现的怎样的清闲和落寞,怎样的破败与悲凉上;教师教学的重心应该指向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的特殊魅力上。――虽然一位教授盛赞这节课“教者自觉贯彻了新课标新理念,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十二个小组,人人参与,代表汇报,构建了一种合作教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而我觉得。这节课离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发展重心很远很远。
  叶圣陶先生曾经反复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一堂好课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学生“学”,就是“帮”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了“帮”学生一把,甚至要把探索文本的方法、教材解读的方式“帮”给学生,让学生受用一辈子。
  
  二,教学突破的“命根子”是训练语言与思维的结合
  
  面对新课程没有限制的强调所谓的人文性理念,面对不断膨胀的课堂人文材料的累积,面对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被冷冻而语言素养大面积滑坡……我想,一堂好课要实现突破,“命根子”恐怕还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利用语言之船,思维之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学生送到文本的彼岸,语文素养的彼岸。
  一位语文教育家说,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是最大的新课程理念!我以为,真正能够规范、修正我们当前课堂教学理念的也就在此。所以,让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作为语文的一翼,回归到课堂教学中,这才是最基本的“语文本身”“语文使命”。当我们不近情理地极端地重视文本的人文性时,但却割断了人文性赖以生发的“根子”――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当我们近乎疯狂地重视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时。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支点”与“起点”!当我们不择手段地注重变革学习方式、强调互动讨论时,却失去了“仔仔细细地读”的精致精彩过程……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互动与体验的肤浅与平庸,教师们更多的是背离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时的矛盾与困惑……于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割裂历史的新痛出现了。于是,有人呼吁。语文教育必须再来一次“拨乱反正”,来一次“正本清源”。
  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枚硬币的两面,也就是说,语言在文化中,文化在语言里。要规范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语言认知与人文追求上的分裂与偏离,就要使二者得以有机的融合,在语言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文化素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比如读李密的《陈情表》,文中那29个“臣”字是值得师生一同咬文嚼字的。那29个 “臣”字,除了两个是朝臣之外,其余27个均是李密的自称,几近一口一个臣字,这为的是什么呢?我想恐怕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吧。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用了那么多非常有“转(zhuai)文”意味的“也”字,真正是心情舒畅时的“转劲”大发么?我想,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也就是说,这些含而不露的地方恰恰是课堂过程中使学生“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关键之处,也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重点之处。所以,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还要回到叶圣陶教育思想体系上,依靠文本这座语言桥梁,借助认知、互动、发展、提升等手段,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应该是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展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做人的精神面貌。
  叶圣陶先生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我们固然不能说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做到这样,可是我们可以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他还说:“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切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字鉴赏还得从透切地了解语言文字人手。”语言训练中,学生真正实现了“见得纸面的文字一一是诗人心情动荡的表现;读它的时候,心情也起了动荡,几乎分不清那诗是诗人的还是读者自己的”,我们才能说“学生进人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我读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过故人庄》,我能感受到课堂上存在的那一种“动嘴”辨析的冲动,一种在“历练”中生长的“拔节”声。坐在这样的课堂上,你能够感觉到一种课堂精神的境界在提升,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在高涨。其实,这堂好课的“根子”就在于对叶老教育思想的深刻领会,使得学生进人了“这样一种境界”。这就要我们去观察,课堂上共同探索性的语言认知活动有没有进行,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不参与,结果是不是很理想。其次要评价学生能不能自己去探索、能不能自己去辨析、能不能自己去历练。事实上,一堂好课,应该是通过集体的语言互动合作,使得知识积累得到了储备,能力水平得到了提升,生命精神获得了生长。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学要练”(这里的“要”就是“想”的意思),积极主动地去“学”“练”。这样看来,新课程背景下,就要给语言训练留下一些空间与席位,让学生学习独立探索语言,学习辨析比较语言,学习历练的精神、实践尝试的胆子。为生命铺上鲜花般灿烂的语言底子。而这些语言的鲜花,来自哪里?来自生活。更多的是来自课堂语文生活中的文本感受与思想碰撞。而这一切遵循什么路子呢?一条是“给指点,给讲说”路子,一条是“少指点,少讲说”路子,一条是“不指点,不讲说”的路子。所以,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语文生命精神要得到真真切切、蓬蓬勃勃地发展,课堂教学就要回归到重视语言训练与思想训练这“另外”一个“命根子”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3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