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多少年来,中学生作文的评改一直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不少教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而学生只做“听众”“看客”,甚至有的对老师的评改不当一回事;许多作文讲评课,从审题讲到结构,从语言讲到立意,讲解精细,剖析深刻,理论指导做到了家。结果呢,学生的作文,以考试来说,分数还是“定格”在几乎固定的某一分数段,学生作文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和升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文教学只重视了教师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师说千道万有余,学生一番实干不足。这样,学生只是知道了问题,发现了问题,并没有付诸行动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作文教学也就没有落到实处,其实际效果自然大打了折扣。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可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读书作文》卷五《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而由老师一人包办代替的做法,自然造成了学生对文章得失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为此,必须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自我修改或交互评改,从而使作文步步升格。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修改、交互评改,发展作文等级,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师、学生、作文三者之间的相遇过程和相互对话过程中,着重辨识病文的特征,掌握升格的要领,动手切实的修改。在修改的环节中,以议论文材料的运用为例,所设计的“招式”比如有:
  
  一、粗则细之
  
  病文特征: 事例论据过于粗疏,内容空洞,简而不明,难以证明论点。
  升格要领:细化空洞的、干瘪的、缺乏表现力的语言,使之丰富起来,饱满起来,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细化语言可以是局部的个别句子的细化,也可以是整段的细化。下面请看习作片段的修改。
  原稿: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择友的时候,不应过分求全责备。
  改稿: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伟人的牛顿,晚年埋头编写神学题材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晚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一败涂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统一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此,那种要求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
  原稿写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没有作必要的交待,语言粗线条,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因此,论点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修改稿交待了三位科学家在晚年时期的错误,读者有了了解,对“人无完人”的观点就信服,从而由“人无完人”的观点推出“择友不宜过于求全责备”的观点,也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二、繁则简之
  
  病文特征:所列事例记叙得非常详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读者看后一头雾水,不能有效论证论点。
  升格要领:简化累赘多余的、次要的、不能表现主旨或缺乏表现力的记叙成分,使繁杂的材料变得精干、简明扼要。下面是习作《坚守心中的良知》前后修改的对比。
  原稿: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改干,干了不该干的事于心不安。良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
  据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15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
  一个半小时后,与记者同驻某师师部的武汉一家报纸的摄影记者气冲冲地说:“简直太乱了,我都被推倒在地了,有的记者真是太过分了!”通过他的描述得知,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现场的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参与抢拍,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
  试问这些记者们,心中的良知到哪里去了?
  原稿800字左右,而记者抢新闻的材料竟有400多字,显然处置不当,必须大刀阔斧,加工取舍。文章用这一特定情景,表现记者缺少悲悯之心,从而突出切莫丢弃心中的良知的主题。所以可以把次要材料――消息的来源、摄影记者的描述、外国记者的情况统统删去,把救援的经过压缩,把医务人员的话改叙,保留第一段,其后集中概述抢拍事件即可。
  改稿:……汶川大地震,当救援人员在一座大楼废墟下,艰难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茶楼女工卞刚芬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照相机的强光对伤者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现场医护人员也很不满。一心想拍到独特的有价值的照片,这无可厚非,但“抢新闻”重于“抢生命”,缺乏了悲悯之心,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丢失心中的良知。
  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材料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还留出篇幅再用其它材料: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晓兰,坚持维护医疗环境纯洁,坚守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这样,论据典型、充分了。
  
  三、离则合之
  
  病文特征:材料引述的倾向和指向偏离论点的需要,甚至游离于论点之外。
  升格要领: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即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使材料与论点相吻合。
  有一篇习作《压力与奋斗》,作者提出了“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然后用了这样的材料:
  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可连连败北,以致债台高筑。后来转写小说,便得心应手。他善于寻找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经商不通转向文坛,扬长避短,从商界的失败者成为大文豪。
  这个材料虽然讲到巴尔扎克“债台高筑”,有“压力”之意,但这个事实的侧重点是写巴尔扎克的“扬长避短”,用这个论据作为论证“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不典型,不得力,不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根据文章题目和这个论点,引述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要有“压力”;(2)要有“奋斗”;(3)经过奋斗后取得成功。于是,改变了对材料的引述角度:
  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他遭遇了强大的压力。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发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终于奇迹般地写出了《人间喜剧》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从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奋斗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中,压力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的催化剂。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3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