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高考满分作文标题看作文拟题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兴起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的话题作文,以及近年来的后材料作文和后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睐,韵味无穷。一个好的题目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请看下面一些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窥探一些拟题技巧。
  (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草色透看近却无》(2006年高考全国卷Ⅲ作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06年福建卷作文),《此时无声胜有声》(2007年北京卷作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07年全国卷Ⅲ作文)。
  明眼人一看,以上五个题目全是直接引用。直接引用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诗文、名句、歌词、俗语、广告语等作为文章题目,文采斐然。可以使标题醒目、上口、诗化、亲切、生动,还可以展现考生的文化底蕴,极易引起阅卷者的共鸣。这是最经济适用最巧妙的一种拟题方式。
  (二)《臭皮匠如何顶得上诸葛亮》(2006年湖北卷作文),《记忆之树常青》(2007年山东卷作文),《帮助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2007年北京卷作文),《国语失语症猛于虎》(2007年湖北卷作文)。
  以上五个作文题目是对“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生命之树常青”、“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苛政猛于虎”的翻新。非常新颖、恰当。由此看来,有些现成的名言警句、诗词、广告,若原封不动地拿来做标题,可能与文章中心有出入,这时我们可以巧加改造,增删或变换个别词语,翻出新意,以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考生的机智可以赢得阅卷者的青睐,多好啊!
  (三)《帮助,是一朵奇异的花》(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哭泣的母语》、《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母语,我以你为傲》、《善待母语、再造辉煌》(2007年湖北卷作文),《在自己的天地里收获秋天》(2006年福建卷作文)。
  以上六个作文题目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用修辞格来拟题。这些题目或妙语生花、或情感细腻、或热情呼唤、或铿锵锐利、或含蓄蕴藉,无不形象传神可人耳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用来拟题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呼告、对偶、双关等。
  (四)《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2006年全国卷Ⅱ作文),《茶・书・人生》(2006年安徽卷作文),《贝壳・划痕・记忆》(2007年山东卷作文),《墙・血液・爱国心》(2007年湖北卷作文)。
  上述四个题目都用了间隔号,以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作标题,显得简洁明了,鲜明耀眼,以此来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孕含的作品主旨,以增强阅卷者的阅读期待。
  (五)《天堂里有电话吗?》(2007年山东卷作文),《我要怎么办?》(2006年全国卷Ⅱ作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母语?》(2007年湖北卷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2000年全国卷作文)。
  以上四个题目以设问或反问句的形式拟题,或对文章中心进行强化提问,或就地取材,对作文材料中有关语句进行质疑,多适用于议论性问题,此类题强调情感,易引起读者思考。
  (六)《抓住时髦的尾巴》(2000全国卷作文),《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2000全国卷作文),《阿Q新传》(2001全国卷作文),《一份猫族的声讨书》(2001全国卷作文),《给梦幻同学的一封信》(2006年山东卷作文)。
  上述五个作文题目均具有幽默的特点。当有些记叙类作文内容风趣、语言诙谐、格调轻松时,就可以考虑相应地拟一则幽默式的标题,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获得阅卷者的好感。
  (七)《“三顾茅庐”求贤之道》(2006年湖北卷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2006年山东卷作文),《母语是生命之根》、《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2007年湖北卷作文)。
  以上四个高考满分作文题目采用的是一种观点式的拟题方式,醒目显豁,简洁明了地表现了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耐人寻味。这是议论文一种常见拟题方式,往往在构思、立意完成之后确定,统率涵盖全文,表述精炼、明确与准确,以朴实取胜。
  (八)《记忆≠智慧》(1999年全国作文),《7-1=0》、《10减1等于……》、《××+××=快乐》(2000年全国卷作文)。
  这几个作文题目用公式来拟题,显得简洁,别致吸引人。在写作中,有些文章的内容常常涉及几种因素的关系,这时可以借用相应的数学、化学等公式来作标题,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九)《着色生命》、《联想1+1》、《汽车“吃”什么》(2000年全国卷作文),《“拍买”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年全国卷满分作文题)。
  这几个作文题目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何以至此?它们都采用了类似于修辞中的“移用”手法,即临时转借本属甲领域的行业语进入乙领域,通过临时“错位”替代,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十)《智者、愚者》、《鸡蛋并不是圆的》、《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2000年全国卷满分作文)。
  这三个作文题均以“反差式”来拟题。反差式类似于矛盾修辞,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短语,即中心词与修饰限制语相反相对,如“富有的乞丐”,后者指一个句子前面矛盾或相对,如“没有个性就是最有个性”。这类标题给人悬念,引人深思。
  
  郝涌平,语文教师,现居湖北保康。本文编校:老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5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