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反思与教师的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要实践性知识作保障。而实践智慧是缄默的,它蕴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经历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的反思并积累经验,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前反思――走进文本,探究学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前反思是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对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师生的交往,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等进行必要预设的过程。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它具有前瞻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教师在授课前,就应该在充分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而精心设计预案,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激情,激发生命潜力,实现师生良好互动、教学相长。因此,教学前我经常反思: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比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由于这篇课文所描写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太久,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电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片空白。文章的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述的事件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所以,怎样让学生如亲临现场,再现硝烟,走进情境,领悟离别情,这就成了我上课前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查找了有关的资料,而且多次和教授过这篇文章的老师探讨,怎样做好课前有效的导入。于是,在上课前,我拿出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播放了自己剪辑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这场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及整个过程,同时也点明了“志愿军”这支特殊的军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殊意义,使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背景和经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起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为学生能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作好了铺垫。这样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之,在教学前就深入而全面地进行反思,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空间,才能实现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
  
  教学中反思――感悟文本,关注生成,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学中反思是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过程。教学中的反思其实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反思能保证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我们知道,无论课前多么完善的教学设计,一旦走向变化不断的课堂,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课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师生的积极互动为主体,建构以动态生成为特征的生命课堂。这就使得师生交往多了,对话多了,因而课堂上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必然的。面对这些生成性的资源,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和利用,并因此改变预期的教学行为,重新构建教学全过程。记得在山东省创新教育优质课的评选中,我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按照预设的环节,我满怀深情的范读着:我们还记得……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段话的感悟,当我把一个手举得高高的,满脸期待神情的同学叫起来时,她的回答令我措手不及。她说老师你读错了一个地方,你把“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读成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在停留了几秒钟后,我将错就错的问到,大娘失去的就是她的小孙孙呀,我这样读有什么不可以?同学们议论开来,有的说失去唯一的小孙孙,说明大娘可能还有其他的亲人;有的说失去唯一的亲人,说明大娘为了救志愿军而失去的这个小孙孙是他唯一的一个亲人,更能体会出大娘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得情谊。同学们精彩的回答,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也因此更加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面对这次教学意外,我在肯定学生敢于进行创新思维、踊跃发言的时候,适当运用教学机智给自己留出反思的时间,生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从而产生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在实践基础上充分而深刻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现场的机智和智慧。善于反思、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把这些“突发事件”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改变以往故步自封、千人一面的课堂面貌,使“四十分钟”展露生生不息的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捕捉教学灵感,挖掘和拓展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后反思――升华文本,汲取智慧,走出文本天地宽
  
  教学后反思是通过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和以“设计――实施”为流程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思考和分析,经过理性的整理和加工,纳入教师的经验体系,进而逐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的过程。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总的来说,教学后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介入: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比如执教完《再见了,亲人》一课后,我把课中所得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后来这篇以《谢谢学生》为题的小随笔发表在《教书育人》上。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课堂中,学生是否真正的做到“自主、合作”,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吗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比如新课改后,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很多课堂是少数几个优秀生发挥的空间,他们你争我抢的进行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配角,甚至有个别学生,他们仅仅是看客而已。热闹的交流只是表面现象,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绝对谈不上有效的交流。为此,我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反思:所谓的尖子生是谁培养的?学生的成绩上不来,老师又有几分责任?这就是新课改中提倡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中,我对学困生关注了吗?在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上,他们有没有主动的参与?带着这些思考,我再次走进《新课标》,阅读感悟新课标的精神要求,观看名师课堂录像,体会在他们的课堂中新课标理念的落实。学习反思后,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且把反思后的结果撰写了论文《课堂上的主角到底是谁》。
  (3)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总之,教学反思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教学的点滴小事上,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乃至一个教学行为,一句评价,一个眼神,都值得我们去反思。这么多年来的思中教,教中思,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的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薛晓倩,教师,现居山东济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6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