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从我国当前陶瓷艺术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惑出发,谈了对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几点看法,认为陶瓷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加强学生的技艺训练,加强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
  ――题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陶瓷日益为人们所了解、所喜爱,相应的,陶瓷艺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大美院和许多综合性院校相继开办了陶瓷艺术专业。陶瓷艺术教育在推动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每年培养大量的陶瓷艺术从业人员,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加速了陶瓷艺术从民间工艺向纯艺术的转化进程。
  可是,当代陶瓷艺术教育也面临许多的困惑。例如,应如何处理好陶瓷艺术教育与传统陶瓷艺术以及民间陶瓷艺术的关系。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大多建立在西方的艺术教育体制上,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远,与中国民间陶瓷艺术在艺术创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已形成断层。以广东佛山石湾陶艺为例,近年佛山石湾陶艺发展迅速,无论从题材还是创作技法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名家的陶塑作品价格从几万上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但是石湾陶塑中微塑、胎毛技艺和贴塑等三项传统的陶艺绝活,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面对这种情况,陶瓷艺术教育者应深深思索,我们的陶瓷艺术教育在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陶瓷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认
  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有些专业的学习中,或许始终都见不到中国工艺美术史或中国美术史。在西方教育体系下培育的学生,能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传统呢?在青年一代设计师眼中的传统,是真正的中国传统吗?他们眼中的传统是戴着西方的眼镜、通过西方的视角看到的传统,这种意义上的传统与真实的传统有着很大的差距,或者说是一种“伪传统”。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对传统的继承,充其量只能是对传统的某些片面的拼凑。现代教育实际上在某方面加速了青年一代对传统的误读,他们虽然生活在中国,但与中国传统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以西方造型观念、思维方式及技法特征为主要训练目的的中国艺术教育体制,较少考虑到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发展规律,甚至在某种层面抛弃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当代艺术西方化的基础。当代陶瓷艺术教育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导致一些学生无法体会某个传统造型或者是传统纹样背后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更谈不上在设计中体现真正的民族精神。传统在他们眼中或者只是某些元素和可以利用的片断。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艺术类学生,其中一部分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艺术修养,他们对中国艺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陶瓷史等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了。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第一,容易造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片面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往往把某个时代的艺术作品的风格,当做是传统艺术中民族精神的全部。第二,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往往只能局限在表面形式上,理不清文化发展的脉络,就会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抛弃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片面追求一些形式的做法,不可避免地犯了舍本逐末的大错误。第三,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断层,中国的艺术类学生对西方艺术的了解,远远大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这或许正是当代艺术与传统产生疏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广泛推行陶瓷艺术教育时,首先应该对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继承者,还是西方陶瓷艺术的制造者?这一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学院教育培养了陶瓷艺术人才,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到陶瓷艺术行业,成为未来我国陶瓷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我们的教育定位,直接影响着我国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影响现在已经基本显现,从各类陶瓷艺术展览可以看出,学院派的一些陶艺的作品大多都带有明显的西化倾向,在他们的作品中很难体会到民族性的表达。相反,从老一代的陶艺家还有民间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陶瓷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学生技艺的训练
  陶瓷艺术这一学科一般都设在设计艺术学下面,但又与其他设计艺术门类有着明显的区别,陶瓷艺术不仅是设计,还必须通过工艺来表现。陶瓷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一特点决定了陶瓷艺术教育必须技术与艺术并重。对于艺术的重视,当代的陶瓷艺术教育都做得比较好,专业课的设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图案、装饰绘画、中国画等都是训练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现在的陶瓷艺术教育都是以造型为重,着重于陶艺的设计思维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艺方面有些欠缺。一些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或者完善的设备条件来练习各种成型技法,诸如拉坯、翻模印坯、注浆等有些难度的成型技法,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地熟练完成。学生对陶艺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脑海里的想法或者是纸面上的草稿,有些复杂的造型还必须请技术工人辅助成型。对成型技艺的生疏限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在创作中无法做到脑与手的统一,很难使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陶瓷艺术的技艺大致包括泥料、釉料的配制、成型、上釉及各种装饰技法、烧成等。课程设置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如对泥料与釉料的配制、上釉与烧成等重视度不够。实际上,陶瓷艺术是泥、火、釉共同的结晶,造型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泥、火、釉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对陶瓷艺术的最终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艺成型后的形态与上釉烧成后的形态有很大的差距,只有烧成后才能实现泥、火、釉的交融。烧成的过程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会暴露许多成型的缺陷,如开裂、塌陷等。而且,釉料的呈色经过烧成后会与原来千差万别,可以产生许多不可预料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烧成试验才能了解各种泥料与釉料的特点,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泥料由于不同的配方组成,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及细腻与粗糙的不同的肌理。另外,配方不同,烧成温度也不相同。釉料是陶艺呈色的主要材料,不同配方的釉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视觉与触觉肌理。所以,泥料与釉料的配制对陶艺作品的最终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掌握泥料釉料配制、上釉与烧成的各个环节,才能在设计中统筹考虑影响陶艺效果的各种因素,才能够正确地预料陶艺的最终效果。
  陶瓷艺术不是一门纯粹的学术研究科学,而是应用性极强的艺术门类。针对这个特性,我们可以考虑借鉴瑞士的“学徒制”。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理论学习与工艺学习两部分。每周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各种技艺。此方法一方面可以解决教育单位目前设备与场地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民间工艺与高等艺术教育的融通,避免了学与用分离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为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民间工艺适应现代审美的转型,避免民间工艺与现代艺术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实施学徒制或许可以解决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问题,针对那些濒危的技艺可以与学徒制结合起来,以避免珍贵技艺的消逝。陶瓷艺术教育在古代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的,徒弟在很大程度上是临摹师傅的作品,学习师傅的各种技法。徒弟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陶瓷艺术的技术和要领,从而完成技法的掌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实际操作,才能够独立完成陶艺制作。在封建社会的农耕经济中,正是通过代代的师徒传承,才使我国宝贵的传统陶瓷艺术资源与技法流传于世。但是这种传承方法很容易造成陶瓷艺术发展的程式化,在创作题材与技法上很容易陷入一种固定程式。学徒制则可以避免程式化的产生,它是“师徒相承”与当代教育的结合,既可以传承优秀的技艺,又可以接受当代的教育理论和观念。学徒制可以看作是传统教育模式“父子相传,师徒相承”的现代转型,是一种既可以传承传统精华又可以融入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在加强学生的技艺训练方面,校办工厂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校办工厂首先为教学服务,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场所,然后才是赢利。
  
  
  三、陶瓷艺术教育应加强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陶瓷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整理中国陶瓷艺术理论,建构中国陶瓷艺术理论以及批评体系
  当代陶艺领域缺少系统的创作理论与批评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陶艺批评的理论家也是极少的。我们的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往往只关心陶瓷艺术的创作,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引导,只重视陶瓷艺术外在的形式美感,忽视了陶瓷艺术深层的文化内涵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寓意的思考。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加强学生艺术理论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陶瓷艺术在封建社会被当做是“器”,其制作者都是技术熟练的工匠,由于缺少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传统的陶瓷艺术技艺的瑰宝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流传于世,这不能不说是陶瓷艺术的一大憾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在完成陶瓷艺术教育、培育人才的同时,也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项重担,研究、整理传统陶瓷艺术技艺的瑰宝,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陶瓷艺术创作理论以及批评理论的建构,依赖于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陶瓷艺术教育者也必须把它当做自身的一项任务来完成。
  
  
  结语
  当代的陶瓷艺术教育在中国发展了几十年,对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既有贡献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正本清源,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玲玲.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性[J].中国陶瓷工业,2005,12(3).
  [2]吴斌.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当代陶艺的反思[J].中国陶瓷工业,2005,12(2).
  [3]钟莲生.论我国的陶艺教育思想[J].陶瓷学报,1996,2.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4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