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谢赫“六法论”及其在山水画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南齐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绘画理论,史称“六法论”。“六法”最初是谢赫对三国至齐梁间的27位人物画家的画品排序所给出的理论依据。其内容是:“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摩写是也。”六法对画面意境效果、用笔用墨方法、造型结构规律、色彩运用原则、画面布局形式和传承学习手段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精准的概括,成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重要的审美原则。同时,“六法”完整地确定了中国画创作的艺术规范。“六法论”之于山水画,具有通约性,对于山水画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影响深远。
  气韵生动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审美观。就是画面所表现的画意是否具有节奏和韵律感,是否生动并具有生命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传神”。唐伯虎说:“画当为山水传神。”也就是说,山水画最适合传神达意。自隋代展子虔将山水画从人物画中游离出来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历经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山水画的金碧辉煌,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山水画的高古雅致,宋初李成、范宽山水画的整殇肃穆,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山水画的萧疏淡远,山水画沿着追求古典写实向崇尚意趣一步步递进、演变、发展着。不论山水画的精神取向如何变迁,气韵生动的审美法则依旧被保持着。正像宋代郭若虚所言:“凡画必周气韵,方号世珍。” 五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阐明了达到传神的具体要求:“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随迹立形,备仪不俗。”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就要依靠后面的五法为基础。
  骨法用笔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笔墨观。即用笔用墨的方法。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具有同一性。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道出了骨气与用笔的关系,也就是说骨气的表现依赖于用笔。在山水画创作中,再精到的形象、巧妙的构思,都得靠笔墨去实施。就用笔技法而言,勾确定外形,皴呈现结构,擦产生机理,染表达韵味,点生发神采。用墨的地位仅次于用笔,并与用笔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到:“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在山水画中,笔形墨韵可以无限地变化与生发。笔墨的运用只有达到精熟,形成程式化套路,才便于信笔挥洒,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应物象形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造型观,是指绘画的形象刻画要以客观自然为依据。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造型法则。只有造型的技巧高度纯熟之后,画面的神采方能毕现。历代有许多画家、理论家强调“写形”的重要性。五代欧阳炯认为:“六法之内,唯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此话道出了形与神的辩证关系。金代王若虚提出的“妙在形似之外,而非遗其形似”也说明了造型技巧是绘画的基础和前提。清代郑绩说得更直接:“是形象乃为画学入门之规矩也,焉能忽之?”虽然南朝宋时宗炳“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主张是对道法自然的朴素理解,片面强调形似,并没有成为绘画主流,但其忠实于客观自然形象的绘画理念,对绘画造型基础的重视,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认同。
  随类赋彩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色彩观。主要指画面用色与所画物象的色彩相似。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说:“随色类象,曲得其情”,即阐明了中国画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山水画在成熟之初,就已完成了其色彩的功能性。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所创的“金碧山水”以墨勾描,以青绿为主色。至于大、小青绿山水,在用色方式上没有本质差别,实质就是山水画中的工笔重彩画。自唐代王维始创水墨山水,山水画以水墨为尚,此时山水画的色彩虽然有浅绛、淡彩等设色形式,但以水墨晕淡为主,直至无色,色彩已退居次要地位,墨便有了“五墨”“六彩”的说法。所谓“五墨”,是焦、重、浓、淡、清,就是墨的层次变化;“六彩”是黑白、干湿、浓淡。六彩中黑白表示阴阳黑暗;干湿是表示苍翠秀润;浓淡表示凹凸远近。
  经营位置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布局观。是画面景物的布势与流向需要独具匠心的经营。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呈现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而作品的形式主要是由布局的因素表现出来。山水画的布局,要求做到对宾主、呼应、藏露、虚实、疏密、参差等艺术规律的恰当运用。山水画不是自然山水的简单翻版和再现,而是在对客观自然的选择、提炼、浓缩后的新图式。必须将自然中的丘壑、云水、树石等自然构成因素进行提炼、剪裁、取舍,并通过想象、立意、概括去粗取精、强化夸张,取得和谐、富有主观情趣的画面,正如荆浩《笔法记》中所昭示的:“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
  传移摹写之于山水画,是“六法”的传承观。正确地读画、摹画、临画,在“会古人之心”的过程中揣摩作品的意境、笔墨、形色、布局,揣度前贤之画中三味。临摹的同时,还要坚持写生,深入大自然,以造化为师。明代董其昌提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可作画”;清代石涛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都说明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理,这是山水画学习的根本,也是必经之路。通过写生锻炼造型能力,积聚表现冲动,最后进行创作,把自然山川之“万趣”应于目而会于心,并付诸于笔情墨趣,达到“得心源”的初衷。而创作的核心是变通,只有做到纵向取法,横向取意,才能在汲取前人优秀山水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绘制出具有个性并富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作品。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责任编辑:贺秀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6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