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阳光休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富平,地处关中平原北部,取“富庶太平”而得名,隶属陕西省渭南市管辖。面积1242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2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现有普通高中6所,完全中学4所,职中6所,初中48所,小学217所,在校学生124635人,教职工7668人。
  近年来,我县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育人为本,深入贯彻中央7号、省委2号文件精神,以“健康第一,人人参与,全面普及,渐成特色”为工作思路,创新载体,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使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县蓬勃发展,有效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
  
  一、科学实践。在不懈探索中提炼成果
  
  为增强学生体质,找到适合农村学校的体育活动模式,我们进行了三年有效的专题探索。
  一是精心调研察实情。以“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课题,经过考察遴选,确定了3所实验学校,选派教研骨干分校蹲点,走进课堂,深入学生,采取观察、问卷、测试、座谈等方式,掌握了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学生课间与课余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一手资料。
  二是科学探究定模式。针对学生锻炼时间少、形式单调、器材不足等问题,按照“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开辟‘大课间’,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思路,反复实践,总结出了适合农村学生的“4(3)21”(每周小学一二年级四节、其余年级三节体育课,每天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每天一节大课间活动)体育锻炼模式,2005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结题验收。
  三是分步试点见成效。以“阳光体育,人人都参与,个个有项目”为目标,继实验学校成功推行“4(3)21”体育锻炼模式后,2005年9月起,开始在城区和庄里镇中小学进行推广试点,不断总结反思,健全了工作环节,完善了推广机制,为在全县推广积累了鲜活的经验。
  
  二、灵活方式,在学习教育中营造氛围
  
  为使师生人人参与运动,享受健康,2007年初开始全面推广以“大课间”为载体的阳光体育运动。
  一是观摩学习。2007年初,以筹备渭南市“大课间”活动现场会为契机,县教育局开展了历时近三个月的学校体育工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分层组织各校领导、体育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进行观摩学习,适时召开交流座谈会,就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
  二是活动引导。各校开展“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演讲、征文、竞赛、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
  三是广泛宣传。在城区举行了“小手牵大手,我与阳光体育同行”的签名活动,向社会宣传阳光体育,呼吁全民关注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三、群策群力,在多方保障中扎实推进
  
  一是健全机制。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阳光体育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县级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教育局和各校也成立了相关机构,负责具体的业务督导和实施。教育局修订了《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印发了Ⅸ中小学学生阳光60分体育运动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将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纳入作息安排,将阳光体育活动纳入了教学常规管理。
  二是加大投资。县政府把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了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确保逐年增长,坚持每年划拨专款为学生免费体检。2009年秋,投资62,3万元为各中小学购买了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近五年来,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和运动器材共投资2305万元,扩建操场征地3060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学生体质测试室86个,水泥篮球场地36个,羽毛球场地21个,投资3267万元。同时,加大对偏远山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动员企业捐资100万元为6所农村学校硬化篮球场地,添置器材,改善了学生的运动环境。
  三是加强师资。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每年招聘体育专业本科生10名,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了体育教师专职化,并建立了体育教师素质培训机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校园集体舞、中小学第三套广播体操等为内容,集中培训6期,3612人次,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组织城区优秀体育教师28名,通过“送教下乡…‘同课异构”活动,提升农村及山区薄弱学校师资水平,实现了全县学校体育工作同步向好发展。
  四是督查问效。依据阳光体育推进工作评估条例和考核细则,加强了活动设计、实施、安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每年一次专项考核,其结果列为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评的重要指标。
  
  四、彰显特点,在异彩纷呈中促进发展
  
  推进阳光体育,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统一思想与健全机制相结合、因地制宜与设施建设相结合、规范课堂与课程开发相结合、分步实施与评估验收相结合),“六个落实”(宣传、经费、时间、教师、督查、评估),“两个面向”(面向全体师生、面向所有学校),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一是紧扣课堂求提高。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强化课程意识,要求体育教师将学生运动后的心跳、脉搏等状况做跟踪调查与分析,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制定富有个性的锻炼计划。同时,定期开展体育艺术教学专项检查,每年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将初中毕业生升学与体育健康测试挂钩,充分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二是多措并举强基础。2009年起实施“蛋奶工程”,共惠及97所学校41559名学生,有效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重视生理、心理等健康常识的传授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全方位推进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参照相关标准改善教室照明条件,实行学生视力动态监测,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近三年,学生近视率逐年下降,小学由27.3%降为24.8%;中学由32.4%降为29.7%。全县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89所,坚持开展“心理教育专家进校园活动”,举办讲座305场次。总结非典、甲流防控经验,完善了学校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
  三是科学发掘成特色。我们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积极创新,逐步形成了器材自制、套操自创、游戏自编的“三自”特色。在“实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发动师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开发校本课程。滑稽的“吊梯”、晃动的“平衡木”、土气的“保龄球”、搞笑的“浮桥”等相继出现在不同的活动场地;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斗鸡…打猴”、滚铁环等传统项目焕发新的生机;“校本武术操”“扇子舞”“棍棒操~蝴蝶舞~筷子操~团体花环操”等创编项目富有乡土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师生锻炼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素质。
  让每一个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是我县阳光体育工作的宗旨;“阳光体育”进课表,完善体育设施,增强师资力量,是我县推行“阳光体育”的措施保障;从基础抓起,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班班校校各呈所能,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是我县开展“阳光体育”的特色。时至今日,我们的“体育阳光”才冒出地平线,要使她温暖每一颗“花朵”,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还有许多课题有待破解。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关怀下,在13万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阳光体育”,一定会越来越“阳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