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和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当前的课改指明了方向,它积极倡导语文教育人文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这一切都给予一线的语文教师全新的理念,实践的抓手。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展现出勃勃生机。但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中产生的一些现象不能不使人注意,值得反思。
  现象:
  一年级下册有一篇感人的课文《陈毅探母》。课前,语文教师请学生回家搜集有关主人公陈毅的资料。于是,孩子的家长纷纷出动,上图书馆,上网,抄的抄,印的印。课堂上,孩子们展示了一叠叠厚厚的资料,但交流时却鸦雀无声。教师只好草草照本宣科一番,结束了这堂课。
  反思: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看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关键词。“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词!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强人所难。而实际上,让学生无限度地搜集资料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这是语文教学走向实践,走向生活,走向开放,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但“适度、适量、自主、有效”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适度”。“信息”并不狭隘地局限在网络中。图书馆、家庭的谈笑声中,奶奶老掉牙的故事中,路边一家家小店中、卖点心的阿姨爽朗的话语中……处处都有信息的存在,要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必须先让他们明确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即生活,关注信息,即关注生活。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情况在小学六年中逐步培养学生搜集直至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学段(1~2年级)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身边入手,寻找一些实物资料,倾听一些实在信息,体会一点关注生活的乐趣。如教学《春到梅花山》,可让孩子们把自己寻春赏花的照片带到课堂与朋友们分享;又如教学中国传统节日时,可让孩子们回家请爸爸妈妈讲一讲有关的传说故事,在课堂上转述给老师听、同学听。第二学段(3~4年级)可让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和自我需要,借助适当的指点和帮助,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教师尤其要注重课上信息的交流与评点,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择优而用,整合而优”的概念,为“处理信息”奠定基础。第三学段(5~6年级)可训练学生通过综合比较,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根据目标搜集并处理信息,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化的知识,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引证和表达。信息的交流可通过实践性更强的方式进行,如小报、调查说明、小型演讲等等。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进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根本的新课程精神。第二要“适量”,坚决反对课课搜集,篇篇不落,这样做只会磨灭学生的兴趣,伤害学生可贵的探究精神。教师应多为学生想一想――这资料必须搜集吗?学生有兴趣吗?搜集的途径广泛吗?搜集的内容可能丰富吗?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有效吗?第三要“自主、有效”。综观如今语文教学中的搜集信息活动,往往是教师命令,学生照做。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一项额外的作业而已。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却被无情地践踏着。老师要充当好这一以搜集和处理信息为载体的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指导者、协助者、合作者、鼓励者、学习者,老师应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给学生一个放飞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体会欢乐的舞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尝试的“超市搜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自我的需要,我设计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搜集线索,犹如一个商品丰富的超市,让孩子根据兴趣各取所需,甚至自己“投资”,独辟蹊径。我也融入孩子们之中,亲手搜集。信息交流时,真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语文必须走出课堂,拥抱信息万千的生活,让我们为学生搭建好一座令他们终身受益的桥梁。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珍贵的纪念》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非凡”。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此时运用所谓的合作学习,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这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整合”功能。
  现象:一年级下学期的《世界多美呀》是篇很美的课文,其中的“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是三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词。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大胆”地进行了学科的整合:“小朋友们,请你们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这美丽的世界!”于是,蓝、绿两块呆板而没有灵性的色彩占满了孩子们幼稚的心田,他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再领会这“湛湛”“茵茵”“澄澄”中的美。
  反思: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入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小池塘》。当孩子们读读、议议、悟悟,体会了小池塘的美之后,优美的音乐响起来了,“请同学们画画美丽的小池塘,可以画白天的,也可以画晚上的,画完后试着来赞一赞你画的小池塘。”教师亲切而甜美的嗓音响起来了,孩子们自由轻松地展开画纸,拿起画笔,读着,想着,画着。在音乐中,孩子们用内化的课文语言和自己真诚的内心语言赞美着这可爱的小池塘,美与文同时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中。这里,语文与美术由于找准了整合点,收到了以美促文,以文赞美的可喜效果。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南和抓手,唯有认真研读,体会精髓,不断反思,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59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