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交友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他们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提高自身的调节能力。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对其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解决措施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等,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的新定义。健康的重新定义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得到了纠正,人们开始更广泛地关注健康对人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其心理素质的好坏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直接影响,对国家的发展更是影响重大。因此,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主动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当前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也日趋激烈,随之而来的是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承受较大的学习负担;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要承受高额学费带来的物质压力;大学毕业生要承受就业难的精神压力,种种压力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普遍还不成熟,对于外界的压力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比较脆弱,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产生不适应心理在所难免。
  2.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其教育方式的好坏对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孩子个性的催化剂,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树立自信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障碍。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学校环境。虽然现在高度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深深存在,过于偏重智力的培养导致对学生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忽视。特别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中,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群体、放手式的学习方式,大学生难免产生不适应心理,因此,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当前大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大对心理教育的投入,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其教学成果不仅表现在对心理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调节心理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目前,全国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课程,但是教育效果还不甚理想,因此,学校不仅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应该加强外在环境的建设,在外界环境的辅助作用下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1.开设心理学课程。针对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学课程,使用一困惑一指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使大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及发展规律,了解心理调节的科学方法,学会控制情绪,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还可以开设适应大学生成长的心理专题讲座,这些都是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环境氛围。良好的学风有助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师生间的交流,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化,认知得到提高,意志得到磨炼,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最大程度的降低心理危机。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与其让学生产生心理困惑后再对其进行开导,不如提前对其进行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从容面对一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直接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能够让学生遇到挫折时树立自信,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使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田蕊.刘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因素[J].航海教育研究,1998,(4).
  [2]王伟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J].大众科技.2006,(6):183-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2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