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瑞霞

  “一口气吹灭了燃烧的火苗”,哪知却无意中扼杀了火柴生命中的闪光点。在风婆婆看来,她是出于一番好心。一切都是为了火柴,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善良愿望,却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毁了原本欢舞着、燃烧着的火柴的短暂生命。风婆婆竟不懂得火柴就是以燃烧为它的最大快乐,燃烧正是它的价值的体现,不能燃烧也就意味着火柴生命的终结。然而风婆婆毁了火柴却浑然不觉,甚至自以为救了火柴呢!的确,有时爱就是一种伤害。
  现实生活中胡乱盲目的关爱是非常普遍的,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甚至是在社会实践里,这种因爱而带来的伤害屡见不鲜。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毫无原则地对他们的关爱对象滥施关爱,甚至于关爱到了让对方忍受不了的地步,而这些人还在埋怨对方不领情,不会理解人,好心当成驴肝肺,最后以至于非常决绝而致反目成仇的地步。这些人之所以好心办成坏事,主要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事先就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先知先觉的地位。细细想来,我们做家长的、当老师的。所说所做未必完全正确,我们自以为是的暖昧未必适合我们的子女或我们的学生,或许我们的关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因而我们的关爱不仅不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认同认可,反而会使他们本能地产生了拒绝,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从而疏远我们。因此。爱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关爱则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利;片面的关爱则易造成得不偿失,或许是一种伤害。
  在以前,家长对子女宠爱有加,但又什么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婆婆妈妈个没完;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依赖性较强,在家长面前大多表现为顺从听话。孩子长大了,学习压力大,心理显得很脆弱,同时自主自立意识也强,爱面子加讲义气,于是孩子在家里不再表现出唯唯诺诺,百依百顺,甚至还滋生叛逆心理。这时习惯了控制孩子的家长猛然感到不适应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了必要的正常沟通,形成了隔阂与鸿沟,时间久了战争就必然会爆发,导致个别孩子出走或是和家长大吵大闹。家长这种“感性的爱”,或者说是溺爱只能滋长孩子的个性或自由放任。
  如果家长自身不转变教育观念,而且处理措施及教育方法又很不恰当,不提高教育水平,不真正理解子女所想所思,及时改进教育方法,辨证施教,情况就可能会发生反复,而自己也将再次受到伤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学习和生活。
  诚如老师所说:“我们的孩子感情出了问题。在全社会都在倡导献爱心的同时,他们却在慢慢销蚀对爱的感受。”笔者也是普通教师,任教多年,自知甘苦一言难尽。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兢兢业业,肯定是无可置疑的。但既然如此爱生敬业,以心换心,学生应当不至于如此冷漠,大多数学生是理解老师的;可是如果真的仅是一位学生的不和谐声音,那么那样热爱学生的老师就不可能轻易得出“我现在才明白,没有必要对学生这么好”的结论来,我们对学生非常的“好”竟然换不来学生对老师的“好”!事实上现今学校教育中这样的情况已是见怪不怪了。君不见,你辛苦培养的学生在高考前却被别人重金买走了;甚或为了一个座位,学生却要对老师挥拳相向;你好心去资助一个学生,他考上大学后却连个问候也没有等等。难道我们做教师的不应当引起深思吗?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究竟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爱?是怎样给予学生爱的?我们是否真正进入过学生的心里,让他们产生过真正的感动?为什么我们会被自己付出的爱所伤呢?我们是否真正完全地了解我们的学生?而且即使是学生缺失爱,我们做教师的又岂能徒发感慨。甚至推卸责任呢?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所以笔者以为,我们对学生付出爱没错,也许真有学生不善于领受教师的爱,但我们必须能够对自己付出的爱作反思,对自己付出爱的方式作反思,有了这些反思。我们才能以平和的心态与学生平等相处,民主施教,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对症下药,增添一些理性关爱,减少风婆婆那样的盲目关爱,避免爱的内伤,才能收到爱心教育的效果,才能恰到好处地点燃受教育者心中爱的火花。
  没有教育是不行的,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往往一个有大爱的老师是不会因此气馁的,我们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被我们的真爱所感动。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矫正爱的航向,理性地施加关爱,使他们胸中升腾起爱的熊熊焰火,让整个人间都洋溢着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