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讲究“有滋有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激活思维,触发灵感,引起顿悟,满足求知欲,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听语文最没劲儿”、“语文课枯燥无味”这是很长时间来中学生的反映。上课教师唱“独角戏”,把教参、教案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克隆给学生,学生唯一可做的是再复制到笔记本上。死记硬背,记住笔记,考试时copy一下,就能做到万无一失,而且“原汁原味”。此种反映尽管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与教师讲课的“乏味”密切相连。那么如何使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使学生听起来“来劲”呢?一堂精彩或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应有哪些“味”呢?笔者以为有以下两“味”。
  
  一、语文味
  
  既是语文课,就应有浓厚的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即语文的文学蕴味,包括语言、文字、形象、构思、意境、哲理、情趣等蕴味,也即语文美。要领悟语文的美,必须首先从语言入手。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解读须借助于文、辞、符号的诱导才能入“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进入文学的审美经验世界。
  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过多教授文学常识、语法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理论课,导致语文课语文味缺失。如有个别教师在教学《雷电颂》时,竟然把一首抒情长诗转化为一一对应的修辞手法,丰富的语言内涵变成了干巴巴的修辞材料,学生整堂课昏昏欲睡,味同嚼蜡。
  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脚踩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碰到什么讲什么,使语文课的语文味变得庸俗。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讲台上讲了一句话,就躲到桌子下面,然后让学生猜一个成语,学生猜了半天没猜对,老师这才亮出答案是“一言蔽之”。又如教学《变色龙》这一课,一位语文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学生象在大海中捞针一样,怎么也想不出。折腾了半天,老师才说出答案:“奥楚蔑洛夫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色的。”
  有的教师把语文课讲得过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从预习提示到书后习题,根本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使语文课的语文味萎缩。杜勃罗留波夫说:“教师如果把教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乎咀嚼,只要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可能是独立思考的人。”
  有的直接以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替代语言的品味,导致语文味的流失。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当前有许多教师为赶新潮随波逐流,全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导致语文课堂在表面浮华的背后“语文味”的流失,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图像资料的泛滥与误用,更导致了文学课诗意的苍白。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了现代化教学的误区。
  笔者有幸观摩南京与无锡两市的赛课,参赛的教师无一例外地把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大体步骤如下:1.听音乐,看MTV.只要与课文有点蛛丝马迹的联系,教师就让学生听,让学生看。2.让学生介绍作者。一般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3.听课文范读带或看MTV,学生跟读。4.分组思考讨论。问题多是:“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并谈谈你的感受。”5.学生讨论。6.教师大而化之地总结。教师的小结语一般是:“讨论很热烈,由于时间不够,课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的确节省教学时间,似乎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仿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因为有直接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的刺激,学生看起来似乎读解了文章,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如果语文教学放弃对语言内涵的挖掘,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用而用”,学生得到的将只会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因为脱离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积累,失去了浓厚的情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思维钝化。
  如何增强和保持语文课的语文味?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对语言作品反复涵泳体味。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汽车大道,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人们说:“慢慢走,欣赏啊!”语文课本具有极其丰富的文质兼美的内容,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应当抱欣赏的态度,去感受语言使用者的情感和思维,直逼语言后面的内心世界。正如张志公先生说:“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王尚文也曾这样强调过:“语文教学应当始终守住语言如何表达内容这一‘门槛’……”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慢工出细活,唯悠闲出精致。”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已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通过反复涵泳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阅读欲、创作欲。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教师就是引领学生以孩童的眼光、诗人的灵感、哲人的睿智去感受、理解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去探索、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教师才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就会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健全人格都得到提升,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二、个人味
  
  语文课的个人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命题也是合乎逻辑的。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作为部分或全部教者外化的语文课,自然而且应该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钱梦龙、钱蓉芬同时执教朱自清的《春》,阳刚阴柔,风格迥异。在施教过程中,钱梦龙由于加强了教读力度,故表现出“凝练硬朗”即“阳刚”之特点,而钱蓉芬则由于突出了情感教育和语感训练这两个环节,故教得回肠荡气而又丝丝入扣,表现出“醇厚细密”即“阴柔”的“个人味”。如何使语文课具有并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必须经历从“自然丘壑”至“胸中丘壑”再到“画上丘壑”三个层次。即感知教材,从钻研教材中获得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收尽奇峰打草稿”,烙上自我印记的“真才识学”;把自己的德、识、才、知、情、意、行统统融入自己创造的教学中去。只有经历这三个层次,才能达到激情洋溢、生气灌注、意象情思纷至沓来不可遏止的教学境界,才能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体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各人都自觉地“潜进”,出神入化地“溶入”自我,大展自己的优势,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5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