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的教育即美育也称为美感教育,由18世纪德国诗人首先提出。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其心灵,提高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素材。在教学中若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本人提出了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中的美
  1.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形态美
  化学物质的颜色、形态是千差万别的,如蓝色的胆矾,绿色的孔雀石,光亮的红色铜,金黄色的金,银白色的镁带;有的化学物质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形状的食盐,正八面体形的金刚石,足球形的C60等等,都会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记,所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内部结构美
  物质外部形态的美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在高中化学第一册选学内容中的C60单质,它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组成形似足球的32个面,常被称为足球烯。可以说是物质结构中奇特的美。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将有深远的意义。
  3.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用语中的美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有一套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这个语言表达系统就是化学用语。它有效地传递着关于化学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符号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另一类图示式,如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能够形象地说明该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是物质结构中内在美的体现。符号揭示了物质的组成和内部构成的规则美,如水的化学式H2O表明了水这种物质,及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能形象地表明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而这种美正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天然美;再如化学方程式表达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和谐统一的美,这正是大自然客观规律中的美。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定能认识这种美。
  4.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实验中的美
  化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化学原理和现象都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美,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化学仪器外形美,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如U型管、球形干燥管、蛇形冷凝管、葫芦状的启普发生器、锥形瓶等,造型优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其次是仪器性能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带活塞的滴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导管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第三,最让人惊叹难忘的是实验现象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溅;镁条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白光;Na+、Ca2+、Ba2+、Cu2+等离子的焰色反应犹如五彩缤纷的焰火;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响,让滴有酚酞的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常引得学生不由自主地屏息观察。氨气、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彩色喷泉等奇特的化学现象让人惊叹之余,不由地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妙的现象。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定能在实验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而且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
  二、引导学生不断创造美
  1.利用化学变化创造美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总有新物质生成,每一个化学变化的发生,都可以说是美的创造。通过化学变化创造了许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美化了生活,也美化了大自然。每一位中学生都不会忘记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当老师点燃那银白色的金属产生的耀眼的白光,那银白色的金属立刻变为白色粉末,这一切在每一位同学心目中无不留下美的印记。
  2.世界上许多美的东西并不尽浮现于表面,需要探索研究,在化学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去利用化学变化创造美,培养其创造意识。
  三、教会学生鉴别美
  化学变化有着复杂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奇特的美,它是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都是极其美的定律与理论。在化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领悟到其美的实质,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运用这些规律去鉴别美、欣赏美,并把这些美运用到科学实践中造福人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3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