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语法、句式、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概括,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差异
  
  语言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难分,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在反映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文化,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英语与汉语存在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在此我仅从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角度加以简要介绍。
  1.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词。如:中国有句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三九”和“三伏”在英文中就没有对应词,只能译成:“In wint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coldest days; In summ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同样,汉语中没有表达cowboy 和hippie 的对应词,因为这两个词是美国特定时期社会特有的产物,翻译成“牛仔”或“嬉皮士”并不能反映出其内在的意义,只能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
  2.同一概念可以用多个词来表达,词用得越多,语义分得越细。如“道路”一词相当于英语中的road, 可以细分为highway(公路),street(街道), avenue(大街), boulevard(林荫大道), crossroads(十字路口)等等。
  3.表面看似同义的词其实不是同一概念。中国人往往把爱人叫做“lover”,而“lover”在西方却表示情妇或情夫,因此应该用husband(丈夫);wife(妻子);fiance(未婚夫)和fiancee(未婚妻)表示。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英文字面意思是“一只石子打死两只鸟”,而按照汉语的习惯则译为“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单凭字面意思、望文生义,只求表面结构、不求深层文化差异的理解,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翻译,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4.两种语言各有不尽相同的比喻、成语、典故及其相关的联想。“猫头鹰”在汉语中是不吉祥的征兆,英语的owl(猫头鹰)则是智慧的象征;汉语中的“政治家”是中性词, politician(政客,政治贩子)在英语中则含有贬义色彩, statesman (政治家)则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有褒义色彩。
  5.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由于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及言语行为有很大差别。英语文化在谈话时注意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政治信仰等,如果谈话过程中有人说“I’m going out”,最好不要追问人家去哪里,而汉语文化则认为熟人之间谈论这些问题无伤大雅,反而显得更亲近或表示关怀,能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1)英语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通常以动词为中心,按照结构层次的规则展开句子;汉语则注重语言结构的功能和意义,按照一般情理和时空的自然顺序展开句子。如表示某处有某物,英语要用there be句式表达,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即there be + 某物 + 地点,而汉语则说“桌子上有一本书”,即地点+有+某物。
  (2)英语中经常使用后置修饰语,使得句子前轻后重,汉语则将各种修饰语置于中心词之前,看起来前重后轻。试比较:The house which he bought in 1986, and which he sold three years later, is again in the market.译成汉语是:他于1986年买下的、三年后又卖掉的那所房子,现在又在代售。
  总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单要学习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应全面学习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把语言知识与这些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终目的标。
  
  参考文献
  [1]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侯宁海.校园英语[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邱述德.英语学习与交际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3814.htm